第117章(4 / 8)
:“他是萧家人。”
“他从来不愿做萧家人,不愿做启元太子的儿子。”顾长晋摇头道:“这世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做萧家人。”
萧砚是,昭昭也是。
嘉佑帝自是明白他这话里说的是谁。
曾经他也不愿做萧家的子孙,宁肯作个寻常人。
顾长晋沉声道:“若皇上真想做些什么,便为他与倪叔立个墓碑。”
“朕允了。”嘉佑帝缓缓道:“接下来,你同朕说说,为何朕要让你继续做大胤的太子,而不是将你这欺君犯上者抓入诏狱里?!”
“因为臣欠这大胤的江山与百姓一份功德。”
前世那四十年,大胤的百姓给他立了功德碑,放了许多长明灯,还挂了无数经幡,就为了给他祈福,为他积德。
他借了这一份功德,叫时光回到了四十年前。
只现如今的他,却也还不曾为那些百姓、为大胤的社稷做过任何事。
他想还这一份功德于百姓、于社稷。
“除此之外,臣也想给昭昭一个山河无恙的大胤。”
“扬州受困,她一日日在外奔波,安顿扬州百姓,为前线的军将筹措粮草。边关缺战马,她变卖嫁妆,买下牧马场,就为了日后能一解大胤的马荒之困。”
“便她是个内宅闺秀,她心中亦是有山河日月的。”
他想给她一个她想要的盛世,想叫她看看,为了回到她身边,他曾经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大胤。
嘉佑帝目光沉下:“为何说,你欠大胤的百姓与江山一份功德?”
顾长晋却不答他这一问。
只缓缓道:“今岁初,两广大雪七日,积盈尺余。来年冬,久不逢寒的海南昼雪如珠,路现冻死骨。再一年,元昭初年,雪灾凶猛而至,自北而南,大胤境内,无一处幸免。接连三年寒灾,粮食失收,元昭二年,大胤陷入粮荒。与此同时,建州女真崛起,鞑靼一统各部,一同发兵大胤。大胤内有饥荒,缺粮缺马,外有强敌兵临城下,铁蹄即将肆虐在大胤边境之时,是臣带着大胤的将士与百姓一同守住了大胤。”
男人的声音平静低沉,无波无澜,神色却淡漠得犹如供奉在庙宇里的神像。
随着他的话一句一句落下,嘉佑帝的面色亦是一点一点沉下。
去岁两广大雪七日之时,钦天监监正便曾忧心忡忡地同他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