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2 / 6)
陈蒨想起陈叔宝,嗯,一点都不想想。对面宇文邕的儿子不成气候,我熬了这么多年,就在等一个机会,对面出现昏君的机会。机会终于出现了……一起出现了,全让杨坚捡了便宜。
高殷:“我我,我爹就,就,救不出来。”他生前非常畏惧父亲,曾经高洋叫他亲手杀人,砍了几下没把人头砍下来,就被狠狠的抽了几鞭子,吓成口吃。后来也想过把他救出来,苦于无计可施,只好抽空为他诵经祈福。至于叔叔们,连诵经祈福都不必了。
吴瑜想过去问李旦,他对李隆基的感情应该比较深,可是……他不敢对武曌隐瞒,告诉他就等于告诉了武曌,然后唐朝就都知道了。听说在北宋期间,唐宋两家的关系还不错,虽然当时宋朝的国土就小的很多,但还算有实力,一直要等到南宋时期,才彻底归为弱小无助,被他们看不起。自己这边呢,赵煦虽然活跃,实力不错,却和赵佶势不两立,只有赵昚是真心实意的帮忙。臣子之中呢,韩世忠、刘錡都心怀不满,武将惜岳飞之死,文臣怨皇帝重用秦桧,只有虞允文的态度含糊,似乎还有一点要帮忙的意思。
“我觉得,好像姚崇、刘宴、张九龄、贺知章、张巡、李杜他们还在维护唐玄宗的名声。”
赵昚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昏王身边总有忠臣。但我问过,他们无意搭救李隆基,只想维护他前半生的名声。”
翰林院中,武媚娘把任务安排下去:“给张居正做传。可以开始写明朝亡于兼并引发的流民,根源就是没坚持张居正的遏兼并、管教育。”
李弘:“娘,您怎么知道会这样?”他还是相信冥冥之中有一本账册,写着人世间将来会发生的事。
武曌哈哈一笑:“哪一个朝代不是?”她还是喜欢读历史,偶尔被蠢货气到。凡事有人谋反,挑头的那个肯定有钱,有点势力,有点野心,要么是官员乡绅,要么是盐商流寇,然后招兵买马振臂一呼。能被呼来的这数以万计的人,才是流民。“张居正现在在哪里?我很想跟他聊一聊。他要是能到我这里来,我情愿把这学士的位置,拱手奉赠。”学士的位置不是只有一个~有三个名额,另外两个她可以自己提交推荐的人选。
狄仁杰就再三拒绝了这个位置,实在不想每天看到武则天,那样的生活不轻松愉快。 别人还盯着翰林院这个位置,她却已经看好了另一个更好、更能施展拳脚的地方。
现在各地的学院、书院如雨后春笋,屡禁不止,阎君采取的方略和张居正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