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云县旧女的困境(3 / 5)
有为《买活周报》辩护的,也有认为周报乡辑部的确垄断富路、提拔乡党,乡辑的出身无法让人放心的。
各方面的言论都有,褒贬不一,一时间《羊城小报》倒是显不出来了,也因为这一阵子,《羊城小报》和薑惜白等人都安然无恶,李玉照才敢放心参加小聚,她持身虽然小心,但对此事其实也很关心,见解颇为深刻,此时因道,
“话虽如此,但天下没有新鲜话,尤其是如今,报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议论图是、政策,更是一时的潮流,还有什么观点是前人末提的?又要和如今周报編辑部的观点不同,又要和新道德者产生区别,不然,不知不觉便被他们同化,成为他们的一党了,还要顺应民心,能够激起共哆,我愚钝,居然想不出什么主张来!”
顾眉生也是苦笑道,“谁说不是?光是周报编辑部和新道德党,就已经站住了正反两面,我们立论的起心,又太自私自利了—一只是为了扬眉吐气,不弱于人塞了,这样的主张不是说不对,但太小了,很难激起共吗,却是少了一份公心。”
她所说的正反两面,也是如今的共识了—一如王而农所说,周报编辑部如今的方针,是把自己当成了衙门的传声简,衙门提倡什么,乡辑部就鼓吹什么,跟在衙门背后,“没有自己的东西’。虽然也有一些版面,会刊我民间的投稿,但刊登反而论点,最终仍然是为了驳斥,一切目的是为了给衙门弘扬新风而服务。而逐渐由王而农接过旗帜的新道德党,提倡的却是琢磨道统,在與论上走在衙门前头,他们既承认现实的局限性,理解衙门许多举措的妥协,但强调的是在接受妥协时,必须看到的理想,即理想情况下,此事应当如何处理。
紧如说地主土地的赎买,新道德党并不反对赎买土地以和平纳土,但他们认为,衙门如此行事的同时,报纸应当宣扬理想情况下的做法—这些占据土地,剥削佃农的地主,视其情
节,应当逐一论罪。
眼下的低价赎买土地,只是无奈之举,等到条件成熟,对于地主,举措便应当回归严厉:别看现在华夏故士内,已经没有什么地主了,但他们着眼的是将来买地的海外定居点,就聚如说如今的欧罗巴,将来倘若有一天纳入华夏之治,而其实又有相当的条件,那便应该严格贯彻道统的精神,对于每个地主都严格论罪,不能和从前一样宽纵。
一方面是绝对的消极,把报纸视为衙门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绝对的主动,把报纸当成了鞭策衙门前进的号角,这双方不是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