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番女返乡(4 / 6)
法,渗透进了买地的正统报纸……唔,我不会说这一定会失败,但我很担忧,这只是时势带来的一个特例,如果没有大势的变化,你会成为一个特殊的哲学家、思想家,罕见的个例,但你的道路,对别人来说不会有太多的参考作用……”
“您说得非常对。”
卢马姬并不以为这是鄙薄,她反而感到非常兴奋,抛开她和马德烈显而易见的不同,两个卓越的头脑终于互相靠近,开始交流,这样的交流,所带来的精神愉悦简直无以伦比,她语速飞快地说,“我也时常这样想,如果我希望我的成功不是个例化的,真正能为和我一样的人打开一条通道,那么,在本职工作之外,我最该做的就是——”
“利用我/你现在的职位优势,尽可能地帮助潜在的政治新秀……让他们扩大影响力,让我们的纲领和口号加速成形——”
两个女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表达了相似的意思,随后很快又相视一笑,很显然,她们对于这一次会面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共识:马德烈会告诉卢马姬,她在欧罗巴预计采取的行动策略,和背后的核心意图,卢马姬则负责在买地,为马德烈发声,注释她的行为,以达到两人共同的政治目的。
对于汉人来讲,政治同盟的形成要复杂太多了,要考量出身的阶层、乡籍、政见、性别,如今的职业、性格,所有这些分歧都可能会造就不同的团体。但对洋番来说,他们还处在极早期阶段,只需要一个共同点就可以联手——她们都是常住买地的欧罗巴人,这就够了。
至于说原本的教派、国家之间的恩怨,这些根本都不重要。眼下,沉寂在买地各处默默生活的洋番平民,才是常驻人口的绝大多数,有政治理想和政治能力的人非常稀有,他们必须团结起来,才能成为一股值得正眼相看的力量。目前来说,大家的政治目的是简单的三个字,‘被看到’,因此,他们也不容易产生矛盾。
“我打算随机应变,在几个可能的策略中进行选择。”
马德烈告诉卢马姬,“我摆脱知识教祭司的身份,就是为了进一步获得出牌的自由。说实话,在使团内部我看也存在竞争,欧罗巴是块肥美的肉骨头,很多人都想要吸一口骨髓。你知道吗,仅仅是《万国报纸》这一次派出的采风使,就姑且都能算是彼此的竞争对手。
我的两个同事,叶昭齐——你知道她的,她是《买活周报》主编沈曼君的外甥女,也是人们眼中她公认的继承人,但是,她出人意料地选择出这趟长差,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