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陈迪从东大陆归来(6 / 9)
朱元璋道:“也不能什么都让标儿来教。”
朱元璋性子来了,马秀英都劝不动,劝得动他的人远在北京。
于是郭宁妃刚欢喜没多久,儿子就被朱元璋送给了孙贵妃养。
孙贵妃:“……”其实并不想养这个孩子,但还是含泪养了。
她只能天天去马秀英处请教怎么教导孩子。虽然她有一个教养得不错的女儿,女儿和儿子不一样啊,何况还是别人的儿子。
郭宁妃连病都不敢生,急忙养好身体,比以前更加节俭和乖顺。
有孩子的胡顺妃和没孩子的胡贵妃都被朱元璋这一手吓到,各个也比以前更加低调。
马秀英心中叹气,有些可怜这几个妹妹。
朱元璋半点没有认为自己哪里不对。他对这些一直陪伴着他的女人,心中的温情总是不多的,是一个很典型的封建大男人。
朱元璋在把郭宁妃的儿子送给孙贵妃养的时候,顺带查了查宫里的花销,越查脸越黑。
朱元璋以后宫嫔妃不多,不需要进那么多伺候的人为由,放出了一部分宫女,又停止往宫中进宦官。
最后他还在后宫让人开垦,种桑种棉,让妃嫔们除了上学,没事就在宫里种田织布。
一直跟着他的老人们还好,新进的秀女和贡女们叫苦不迭。
朱元璋理直气壮,我家皇后就喜欢种田织布,你们难道比我家皇后还娇贵。
马秀英哭笑不得。她确实喜欢种田织布,这是爱好。但不是人人都和她一样啊。
但朱元璋下令,她也只能手把手教导宫中女子种田织布。
这样忙起来,后宫因进了许多新人而有些紧张的气氛,又变得平和了。
原本那些秀女贡女虽然知道自己生前不能当高位嫔妃,也是为了生下大明的皇子而争宠的。
现在她们都没力气争了。
朱元璋看到后宫那些女人不开心,他就开心了,批改砍人脑袋奏折的速度也更快了。
这样几个月过去,大明官场上下都换了一遍,朱标派去各地巡游的戏曲社都到广东唱戏了。
全国各地都知道官场潜规则是个什么东西。
老百姓们很少被皇帝告知官场的情况,所以他们都很相信自己得到的消息。
于是这群老百姓们蜂拥观刑,文人们再多惋惜的诗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