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溺水而亡(6 / 10)
上除了要出版的一本季书同小说外,还有两本通俗小说在等待印刷。
之前本来还有其他计划的,但都被林遇梵叫停了。
陈主任先发言:“我们出版社现在并不赚钱,如果编辑部的调查方向没有错,那么我们接下来,应该出一些门槛更低,适合更多普通老百姓的小说。”
编辑曾哥还是有一些读书人的高傲在的,他道:“通俗小说门槛本来就已经够低了,如果再低,会不会拉低我们出版社的档次,导致我们整体的形象降低,以后那些大作家都可能不愿意跟我们合作……”
阿晋也有这个担忧:“是啊,档次做低了,那些知名作家可能就不会选择我们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
林遇梵道:“不如这样,我们之前不是要给出版社改名吗?那就不改名,依然保留群青出版社的名字,专门出版各种各样的市井小说。”
市井小说非常有发展前景,上一世,大概在三四年后出现了一种在市井小民中很受欢迎的小说,叫五毫纸小说。
五毫纸小说每本只卖五毛钱,很便宜,也很简短,每一本只有3-4万字,非常通俗易懂,男男女女的老百姓都爱看。
目前物价还没那么高,他们可以试着推出三毫纸小说,只卖三毛钱一本,循序渐进。
卉岩大概听明白了,“也就是说,我们继续用群青的名义,推出社长你刚才说的三毫纸小说?”
林遇梵点头:“对。同时,其他的小说,用寻光出版社的名义出版。我们自己一开始就像工厂里的那些生产线,分开来运转。”
这可以的!
陈主任有些担忧:“三毫纸那么便宜,除掉成本,赚不了多少钱吧?”
林遇梵在家算过账,她说:“薄利多销。出版这种市井小说,跟其他的文学小说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同时出版十本二十本市井小说,假设1本小说除掉成本我们能赚1毛钱,一万本能赚1000元,我们一个月生产5万本市井小说,那就能赚5000元。其他小说想要印刷出版销售5万本,那是不可能的事,但如果是十几二十本市井小说累计出版销售5万本,那就完全可能。”
一个月赚5000元,一年就能赚6万!
立马扭亏为盈!
这个饼刚画上,大家似乎已经吃到嘴里了。
阿棠听了有些兴奋:“我觉得可行。很多文化程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