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975【千古一问】(2 / 4)
道还会相信陆沉?
陆沉点了点头,感慨道:“所以当初听闻先帝乱命,许相愿与我同进退,后来又说服淮州宋刺史,允许陆家商号插手各项民生,只为保证在先帝和朝廷继续胡来的前提下,边军将士能够不受掣肘,这就是你遵循的君臣大义。”
许佐没有反驳,点头道:“我会禀明太后,再和沈侯商议此事。”
他将话说到这个份上,许佐自然不好拒绝,原本准备谈得更深入一些的打算也只好作罢。
将要出门之时,陆沉忽然转头看着许佐,问道:“许相,都说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可如果这头老虎失去了牙齿和爪子,人会给它一条活路吗?”
透过那层层迷雾,他终于看见隐藏在其中的杀意。
宁太后不是李宗本,她对陆沉的信任举世皆知,她也尽到了一位掌权者的职责。
本一书一p>
稍作权衡之后,许佐赞同道:“郡王之议甚为妥当。”
许佐不着痕迹地看了姜晦一眼,随即对陆沉说道:“当日所为,虽是形势所迫,我心中并无悔意,即便重来一次,我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只不过,我也想问郡王一句,当今太后可有行差踏错之处?”
想到这儿,许佐便点头道:“郡王相请,自然却之不恭。”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面前这位战无不胜的年轻郡王莫说科举,甚至压根没读过几本圣贤书,传闻当年高宗皇帝不止一次说过他不学有术。
那时许佐身为定州刺史,有他出面说服淮州刺史宋琬,允许陆家商号直接和官府配合,将触角深入民生行当,等于是补上了陆沉最大的短板。
景军虽然退回到泾河以北,但是他们在骑兵上的优势没有完全消失,依然有可能越境袭扰,边军大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状元出身的年轻官员并未注意到,他的座师眼底深处那抹忧虑。
此刻他无暇顾及自己的心情,而是十分担心自己的恩师,不知他能否从容化解陆沉的单刀直入。
这位右相先前已经明确表态,他会以黎民苍生的大局为重,因此在君上昏聩的时候,他不会无条件地愚忠,哪怕因此会背负骂名。许佐无法反对。
在一一看!
陆沉微微偏头,似乎是在沉思,片刻之后看着许佐问道:“什么意思?”
姜晦心中讶异。
许佐便将宁太后交待的两件事娓娓道来,其一是朝廷决定将迁都大计提上日程,但是江南赋税重地不可轻忽,在禁军要保护天家和满朝文武北上的当下,需要陆沉调一支精兵组建江南大营,这样既能保证江南不乱,也可继续震慑妄图侵占大齐疆土的南诏国。
而且用张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