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978【路漫漫】(2 / 4)
料、工匠和具备专业知识的能人异士,并且他们会按照陆沉的要求竭尽全力地研究。
“倒也不能这么说。”
陆沉面上浮现一抹微笑,继续先前的话题说道:“另外一个原因,我觉得是朝廷对百姓盘剥过重,相反对于商税可以宽松,这真是不知所谓的决策。”
而薛家和丁家则是因为这些年江南几次动乱,一大堆门阀望族倒塌,他们趁势而起,吸纳和购买了大量土地。
许佐正色道:“是。”
本一书一p>
这些并未完全超出许佐的认知范畴,却仍旧让他感到震撼。
许佐不再迟疑,点头道:“郡王放心,我会全力配合。”
而在农事院中,许佐和姜晦看到很多不一样的研究。
农事院,顾名思义专职农桑诸事。
李家自不必说,虽然李适之谋逆弑君,但是因为李道彦大义灭亲,除了留在京城的李家几房被诛,锦麟李氏在江南各地的产业没有受到太大冲击。
“我知道,但是如今该扭转过来了。”
陆沉不答,微笑道:“许相,你有一个好弟子。”
沐浴着初夏时节的夕阳,陆沉仿若自言自语道:“以我浅薄的见识来看,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大量田地集中在少数官绅手里,这些人恰恰掌握着朝廷的权柄,他们拥有不当差不纳粮的特权。当初我曾和李老相爷谈过这个问题,以江南九大家为例,这九家门阀掌握着江南百万亩良田,缴纳给朝廷的田赋不足二十万亩。如此一来,朝廷国库银匮,百姓生活困苦,唯有这些门阀望族掌握着难以计数的财富,尽享荣华富贵。”
“方才姜修撰说农耕是国本,本王深以为然。”陆沉一改之前的轻松悠闲,喟然道:“千百年来,黎民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拼尽全力在土地里刨食。即便是在风调雨顺的太平年景,一家人最后能够留下饱腹的口粮,就已经是一个难得的丰收年。倘若稍稍出点波折,一家人就会饱一顿饿三顿,要是再遇上朝廷加派徭役,那就会天天挨饿。至于战乱大灾之年,各种惨绝人寰的景象落在史书上不过是人相食三个字,许相和姜修撰饱读诗书,想来比我更懂这些。”
“郡王,这是二十年前特殊时局遗留的问题。”
从农事院出来后,陆沉和许佐并肩漫步在平整的街道上。
许佐亦笑道:“他年轻识浅,唯一可取之处便是耿直真诚,王爷何不教导他一番?”
姜晦并非一根筋的愣头青,闻言便恭敬地应下。听到这句话,许佐和姜晦肃然称是。
许佐对此自然不会反对,但他知道这件事的难度,因此提醒道:“江南如今最大的地主是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