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余情未了(10 / 12)
他知道之前虞老爷子是属意他的,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变了卦,甚至在虞家有危时他也尽力帮忙了,他想不通是什么原因,一夜之间什么都变了。
裴星藏称替家中大伯来拜访虞老爷子,给虞老爷子带了两包新茶过来,郑泊如也替家中长辈拜访,寒暄完,便请求与虞老爷子相谈两句。
到房中单独剩下两人,郑泊如起身向虞老爷子行了一礼,随后道:“虞公,您该能猜到晚辈因何而来,我本欲近日上门求娶三娘,我以为虞公是赞同的,却不知为何突然另许他人。据我所知,三娘也是不愿意的,不知虞公是出于什么考量?”
虞老爷子从收到拜帖就知道他目的,自己也知道,于情于理,该给人家一个解释。
只是这解释,实在不好说。
他只好回道:“先前我的确是盼望着能与郑家做姻亲,我那孙女顽劣任性,也难得栖舟你能担待,只是后来思来想去,郑家是礼义之家,阿璎实在不堪为良配,去了郑家怕反倒引起两家嫌隙,因此才作罢。只是程家提亲来得急,未曾亲自上门去与栖舟详说。”
郑泊如看着他道:“虞公,三娘没有顽劣,该守礼的时候她绝不会失礼,您也知道我此番过来绝非做样子,我就是想知道实情,想看看……”
他压低了声音,又万分诚恳道:“是否还能挽救,还能作改,我也是真心求娶三娘的。”
虞老爷子叹了一声气。
郑泊如静静望着他。
他沉默好久,斟酌着用词,说道:“栖舟也知,前不久宫中那桩大案,将虞家推向了危亡境地。栖舟还曾与我递了许多消息,又在圣上面前替娘娘说好话,我万分感激。
“只是在那之前,我也求到了程子均面前,毕竟曾是翁婿,实在走投无路。他向我承诺,关于案件,他会禀公执法,在大理寺卷宗呈上御史台那一刻,但凡他发现有不公之处,必然不会签字。
“若皇后娘娘无罪,他也会替娘娘辩论朝堂,仗义直言,我感激他恩情,因此将阿璎嫁给他,我如此说,栖舟当明白了。”
郑泊如一开始不明白,后来就想明白了。
是交易。
在很早的时候……不,应该是在虞家最危急的时候,也就是皇后被查、虞璎也被带去大理寺的时候,虞老爷子找到了程子均,求他帮忙。
那个时候程子均承诺了他,如果大理寺要将案子做成冤案指向皇后,他便将案子驳回。
至于为皇后娘娘辩论朝堂指的是什么呢?对……那时候人人都猜测大理寺的意思就是皇上的意思,皇上要废后。程子均的意思是如果皇上要废后,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