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千里行(2)(14 / 21)
行事,今日议程由在下主持。”
下方稍晚耸动了一下,谁也没想到这群江都降人出现的那么快。
而大殿中央的欧阳问已经开始了:“人事增补第一项,军法部雄总管案,经计揽军功,有员秦宝,为首席主骑,领踏白骑,多有冲锋陷阵之举,平素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临阵破了东都四宝大将尚师生,更为殊勋,故当破格举为大头领……请大家举手……现在咱们是七十八人,依照帮规,须半数以上,也就是四十手方可通过。”
欧阳问四面去看,反复对照周边文书送来的统计,最终确定只有一个单通海没有举手,便立即报数:“七十七手,此案已过,请秦大头领入内圈入座……现在还是四十手为过。”
望着秦宝越过那连成一片的手臂往预留好的内圈座位落座,远端那几位使者中自然有人冷笑,但帮里这些举手的头领却有不少人心知肚明,秦宝的功勋是最清楚无误的,后台也是最硬的,大会人事表决从这位开始,本身就是个手段。
“王伏贝、程名起两位头领,在遭遇风灾后,带领十万流民、俘虏和登州五营兵归登州路上,劳苦功高,具有殊勋,东夷釜岭关副将刘延寿反正,立下殊勋,大头领白有思提案,王、程二位增为大头领,刘延寿增补为头领……”
这下子举手的人就少了许多,很显然,登州方面的军功不能说服其他方面的人,尤其是基本的领兵头领,都颇为不屑。
但是,登州、济北、将陵三行台作为此次登州军折返东夷的行动参与者,倒多是明显支持,而更重要的是,已经有人看出来了,大行台,以及大行台所在地的邺城行台,合计近四十位大小头领的存在,却是形成了一个基本上能决定举手走向的新-巨大政治实体。
“六十一手,过。”
王伏贝与程名起越过外圈,来到里面,一年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而刘延寿也战战兢兢寻了个靠外的座位赶紧坐下。
而这个时候,外圈与内圈的比例已经没有那么大了,基本上二一的样子,只不过,内圈最里面一层,一位首席,三位大行台副指挥,五位龙头,则明显给里圈的人又做了一次分层。
“还有一位窦……窦小娘,任职巡骑营,漳水突围立有殊勋,考虑年龄,上次大会未提决议,这一次谯郡修建医院、医学院,她全程负责后勤协调,算是多有建树,加上年龄已到,单龙头提案,当增补为头领。”
跟前两次不同,下方议论声立即响起。
而欧阳问在周围文书的协助下统计完毕后,明显有些吃惊:“四十九手……之前是八十整人,须过四十一手,已经过了此数……请窦头领入座,现在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