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3 / 8)
         
        
            
            …… 我用手来?”
  ……
  太阳一点点升了起来。
  仙游宫的晨雾消散得干干净净。
  山间的气温一点点升高,流云殿后殿内的空气更是变得前所未有的灼烫。
  -
  在江玉珣穿来之前,大周就像是一台巨大的战争机器。
  朝堂上下皆为“军”服务。
  处于这种状态的朝堂自然不需要太多的除军事以外的官员。
  然而现在,战火已逐渐远去。
  解决了“生死”问题之后,“安居乐业”便成了所有人的最高追求。
  再加上大周的版图迅速扩大。
  朝廷也需要一大批官员,去治理那些新地。
  江玉珣虽说要“开科取士,为国求贤”,但却并不打算完全参照古代成熟的科举制度来。
  一则古时科目、门类的确有些单调。
  二则如今考生的基础普遍不强,暂时没有经乡试、会试直至殿试的层层选拔需要。
  同时没有组织过类似考试经验的朝堂,也需要一点点来。
  假如历史是一条无尽向前的长河。
  江玉珣所处的时代还在那条河的上游。
  处于上游的他们需要做的只是搭建出一个大致的框架,完成“从无到有”的过程。
  剩下那些便等待后世来完善,并最终形成最适应自己时代的制度。
  辰时,流云殿前朝殿。
  今日虽然没有朝会,但一大早殿上仍坐满了人。
  除了以庄岳为首的官员外,还有此前朝堂从民间选拔出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才。
  三个月后的科考试题,包括工、律、医、数、农等多个方面,将由众人一道编写。
  和庄岳等人不同,许多人都是初次来到流云殿且此前从没有亲眼见过天子和江玉珣,到了之后他们便忍不住好奇地四处偷瞄了起来。
  然而约定的时间到了以后,却只见天子而迟迟不见江玉珣的身影。
  ……
  大周朝事繁重,几个月后除了科考外,怡河也要开始新一阶段的截流和炸堤。
  简单见过众人并在那扇饕餮纹座屏背后查阅了这几日编写的成果后,应长川便离开流云殿前去卷月殿细查河渠相关事宜。
  而那些前来仙游宫编写试题的贤才,则趁此机会在殿角与同伴低声私语起来。
  “江大人还没有来吗?”一人一边四处打量一边小声问。
  坐在他旁边的同僚摇头说:“……好像是没有。”
  “奇怪,江大人这几天不是在仙游宫吗?”起先说话的人满心疑惑。
  “可能是在忙其他的事?”
  “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