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衮变(1 / 3)
庆利十九年春末,三月廿九日,衮路事变。
这次事变并不是兵变,衮路总节汪仲年并没有大举调兵,而是加强本路防御,实行完全禁止内外人员来往的“锁城政策”。
当天清晨,在森林木屋里宿了一夜的猎人沃达舒准备回家,却发现自己再也走不进衮路小城的城门……不止关闭城门,持械肃立的士兵甚至围在了护城河的外侧,禁止行人靠近,监视街道一举一动。
……
衮路率下六府及其附属两府,对于禹国而言,是个比较特殊的地区。
它位于禹国西北边疆地区,与邻国邦季之间仅仅隔着一个碗青大草原。
历史上邦季骑兵经常拍马向南,侵略衮路地区,而衮路地区的牧民和他们血缘相近,通常情况下不会抵抗,反而助纣为虐。
因为边疆的日子不大好过,帮忙反过来侵袭内地的行为很频繁。
因此衮路看似归属于禹国,不如说是归属于邦季的。
每次朝廷派能吏整治衮路,都对这样的现状无能为力。但出乎众人意料的,汪仲年上任之后,衮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不止邦季铁蹄不来侵略,本地牧民也异常安分。
如今事变一发生,大家怀疑她倒戈之心不是一朝一日才酿成,并不如外边看起来是个踏实稳重的忠臣。
……
京都为此风云剧变,但大家不知道真相和她们隔着一层纸。
汪仲年真是个一心以稳固边疆为志的忠臣,利用一个叫央川瓦温的本地人,提拔她为将军,让她平抚牧民们不安定的心,并与邦季交涉,互不侵犯。
汪仲年如此重用央川,对她的功绩也给予丰厚的回报,让她当了附属衮路的两府府节。
但她日渐年老,却想将总节之位传给女儿。
央川骨子里是血性的外域人,不喜受人支配,更何况权大势大,早已经想要自立门户。如今汪老不向朝廷举荐她,反而想靠功绩向朝廷厚颜祈求女儿留任衮路总节,央川断断容不得再在汪仲年女儿手下受支配。
于是她准备叛乱,发现这一点的汪仲年立刻全城防御,锁城不是为了反抗中央而是为了对抗央川。
……
汪仲年在寅时中为书信官叫醒,随后拜访的是一个个府、县长官。
她们其中有人的衣服上刀痕俨然。
汪仲年怒在心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