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 / 3)
想着想着,突然眼睛一亮,转而问道:“那郑国公子现在何处落脚?”
“在邻郊驿馆。”姜诸儿不假思索地答道。
“好。”文姜若有所思,“哥哥可带了出宫令牌?”
“带了。”姜诸儿掏出腰间的令牌,递给文姜。
文姜接过令牌,“哥哥先回去吧,就当从未知晓此事,万不可在父亲面前提及。”
姜诸儿虽仍旧有些担心,但看文姜似乎有了自己的法子,便点点头,没再多说。
文姜随即喊来侍女更衣,换成普通百姓的装束,又把自己的衣服和随身物件包好,背在肩上,拿着令牌就出宫去了。
径直来到管府,此时的管仲正在书房写奏疏。
听她讲完事情始末,他微微一笑,示意她坐下,而后继续写着奏疏。
文姜见他丝毫没有担心的样子,有些气恼,一把抢过他的奏疏,“喂,你都不担心我的吗?”
管仲倒也不急,慢条斯理地起身,看着她生气的样子,“既然文姜都已经有主意了,我又何必操心?”
“你怎么知道我有主意了?”文姜好奇地看着他。
“否则你定会哭闹着来找我,又哪会是这般气定神闲?”
“好吧,真是什么都瞒不过聪明的管大夫,算你说对了。”文姜得意地仰起头,自信满满,“这次就是来找你帮忙的。”
管仲笑笑,继而问道:“那么,要我如何帮你呢?”
“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两人,一是我父亲,二是公子忽,只要他们之中有一个不同意,就成不了。”文姜侃侃而谈,“既然父亲已让人传话,那么关键在于让公子忽拒绝,这个我来办;你呢,就负责说服我父亲,在对方不愿结亲的时候,不要坚持己见。”
“哦,原来如此……”管仲故意拉长了音。
“你说我的方法好不好?”文姜得意地看着他,仿佛一个期待先生表扬的弟子。
管仲点点头,说好,并示意她看手中的奏疏。
文姜低下头,展开刚才抢过来的奏疏,这才发现,管仲正是在写说服父亲的奏呈,里面陈述了郑国乃小国,不宜联姻的种种弊端。
她把奏疏递还给他,乐呵呵地说:“原来我俩想到一处去了,就知道你不会不管我的。”
他笑着拿过竹简,坐在案旁,继续写着,“文姜长大了,不仅学会了洞察细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