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3 / 3)
那位高人必然知道,两山之间的小道容易设伏,也必然会料到我军也是这么想的。其次,通过我今日的观察,发现大道上一点痕迹都没有,完全看不到脚印、马蹄印、车辙,而在小道两边的山上,却隐约看到有不少战戟立于山上。”
李江更加疑惑,“那不是正好说明官道无人路过,也就没埋伏,小道的山上有郑军埋伏?”
管仲摇摇头,“事实恰恰相反。将军难道不记得,郑国将边城百姓撤入了延津以内,如此庞大的人流,难道无一人从平坦的官道通行?再者,在山上埋伏一般用滚石、滚木、弓箭,才能伏击山下的敌人,战戟这样的近战兵器又有何用?”
李江一拍大腿, “经管大夫这么一说,还真是有许多可疑之处!”
“所以,这一切都是郑军的‘高人’在故布疑阵,想是料定我军不会择小道而行,明日估计会倾巢而出,埋伏于官道之侧,企图将我军歼灭于延津之前。”
李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管大夫果然观察入微、机智过人啊,怪不得大王要让您来督军。”
管仲摆摆手,笑道:“李将军过奖,管仲只是一介书生,这行军打仗之事,还需要依赖将军您和众将士。”
“管大夫过谦了。”李江如释重负一般,“既然难题已经解决了,那我们今晚就吃好喝好,明日一举拿下延津。”
管仲点头应允。
对于此战的成败,他已觉得胜券在握,此刻他最感兴趣的是,那位郑国请来的“高人”,到底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