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 / 5)
,一面在前面引路。
孟丽君道:“不错。我们主仆三人路经荆州,原是来此游览赏梅,听说了小殷相公大名,既然无缘得见,能看看藏书,也是好的。小梅姑娘,你家先生的藏书楼,怎么竟会在这章华寺里?”见小梅右腿微跛,便有意放慢脚步,不想她走起路来一瘸一拐,脚程竟与常人一般,紧赶了两步方才跟上。
小梅答道:“公子有所不知,这章华寺东南一角,原都是我家先生的祖产,五年前捐了给寺里,只余下一座藏书楼……此事说来,和婢子也不无关系呢。”孟丽君见她小小年纪,容貌异于常人,又身有残疾,谈吐却颇为风雅,神采气度更是不俗,生出几分怜惜之心,柔声问道:“小梅姑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小梅听得她满含关切的话语,不觉回过头来,稚气尤存的小脸上露出一丝凄苦之色,低声说道:“小梅原是南村农户之女,生下来母亲就难产死了,又因相貌过于丑陋,村里人都说是妖孽附身,要将我溺死。爹爹坚决不肯,这才留下了一条性命,与爹爹相依为命……六岁那年,村里几个大孩子失手将我推下山坡,摔折了右腿,幸得先生路过,将我救起,又为我请医救治。那时先生正要将这一片祖产尽数捐与章华寺,听说了我父女的遭遇,无法见容于村民。先生慈悲为怀,便与住持大师商量,作主留下了这一座藏书楼,让我们搬来这里替他整理书楼。但小梅又怎会不知,爹爹和我都不识字,哪里真能做得些甚么?这自然是先生一番好意,为我父女安排一处容身之所……三年前,爹爹不幸病故,寺里再不方便收留我一个孤女,先生于是又收我为僮,让我随侍左右,聆听教诲。他每次来这章华寺,总会带我同来,小梅也就能在爹爹墓前,多陪伴一会儿……”
小梅忆起往事,语音带了几分哽咽。说完这番话,回过神来,提手飞快拭了一下眼角,抬起头来,向孟丽君展颜一笑,已然恢复了先前的开朗明快,说道:“小梅多嘴了。说起这些陈年旧事,倒让公子见笑了。”
孟丽君道:“姑娘身世果然堪怜。昔日孟圣人有一段话,送与姑娘共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小梅接着道:“……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大一小两个人不觉同时一笑。
小梅转过身来,正色朝孟丽君行了一礼,道:“多谢公子指教。我家先生也是这般教导小梅。”孟丽君点点头,心道:“这孩子如此遭遇,却无丝毫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之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