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4 / 6)
是皇甫敬的来信。匆匆浏览一遍,不觉“咦”的一声,奇道:“原来皇甫伯父竟已打探到了碧玉如意的下落?他邀你前去京城,爹爹,你去是不去?”
孟士元道:“既然君儿你决意要留在朝堂,爹爹自然也要去京城。何况原本我病愈之后,也该入京复旨,陛见谢恩的。”说到“陛见谢恩”四个字,生平第一回由心底深处涌出对皇帝的感恩之情,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爱女。
随即正色说道:“我和亭山兄是金兰兄弟、生死之交,当年他留京城我回云南,正好两家夫人都有了身孕,离别之时一时兴起,便央了兆雪兄为人证,以碧玉如意和凌霜短剑为物证,定下了两家指腹为婚的亲事。”加重语气,沉声道:“君儿,你想想,若非当年少华甘冒奇险遣人通风报信,又焉能有你之今日?正是为此事牵连,亭山兄才给革去了侍郎官位;爹爹我身陷敌营三载,最后也是蒙少华领兵救出;此番我们孟家冤案得以昭雪,最大的功臣自然是君儿你,可少华到底也奔前忙后、出了不少心力。皇甫家对我们孟家确有大恩,我们孟家又岂是忘恩背信、贪图富贵荣华的小人?”语气放缓,又道:“我看少华那孩子极好,允文允武,是人中龙凤,将来前途未可限量,待你又是一片痴情,令人感动。皇甫家三代只有他一棵独苗,至今仍未娶亲,便是一直在苦苦等你。”
孟丽君不觉笑道:“‘前途未可限量’?他便再如何前途不可限量,能比得上女儿这百官之首的大丞相么?爹爹,皇甫少华确实不曾娶妻,可是……呵呵……皇甫伯父信里不曾提到,少华大约也没有告诉你:早在两年前,他便已定下了一房妾室,你道是谁?竟是从前国丈刘捷的二小姐刘燕玉。当然,定亲之时他并不知道刘氏的身份。”
孟士元变色道:“甚么?少华竟然早已娶妾,还是那奸贼刘捷之女?君儿,真有此事么?”孟丽君当下将皇甫少华如何救出刘燕玉、并定下亲事,以及刘燕玉为救夫郎如何乔装出府、跪地苦求等事,既不加丝毫夸大,也不作半句评断,只原原本本地叙说了一遍。
孟士元听罢脸色阴晴不定。他与爱妻伉俪情深,自夫人亡故后便从来不曾动过续弦再娶的念头。当初他与皇甫敬义结金兰、进而定下了两家指腹为婚的儿女亲事,固然是因为二人在沙场上共历生死的同袍之情,而那时皇甫敬与夫人尹良贞一夫一妻、和美恩爱,孟士元也有因此将他引为知己的缘故。不想皇甫敬留京不久,便收了房中一个丫鬟为妾,几年后那人病故,又另纳了一房妾室。孟氏夫妇后来得知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