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 / 5)
梁成的声音问外间丫鬟道:“老爷歇下了么?”孟丽君翻身坐起,隔窗沉声道:“甚么事?”梁成忙回禀道:“老爷,权公公来传太后口谕,现在敏事堂立等老爷呢!”
孟丽君不觉微微一惊,道:“好。知道了。”苏映雪也已起身,一面自己披上暖袄,一面唤丫鬟进来点上蜡烛,担忧道:“莫非还是为了公主之事?”孟丽君穿上紫袍,系上玉带,套上朝靴,脑中已转过七、八个念头:权昌是大内总管太监,又是皇帝的心腹之人,这个辰光他亲自前来,通传太后口谕,看来宫里应是出了大事,也不知究竟是否为了公主之事?若是真为此事,只怕其中又生变数。心底颇有一股不祥的预感。
匆匆赶到敏事堂。权昌南面而立,见她进来,眼光中闪过一丝焦虑关切之色,口内道:“传太后千岁懿旨:着郦君玉立刻进宫陛见。”孟丽君跪下道:“臣郦君玉领旨。”起身问道:“权公公,这是怎么一回……”
不待权昌开口,旁边一人接口道:“郦丞相不必多问,太后吩咐不让咱家多话。这便请罢!”孟丽君目光转去,认得那人是宁寿宫的大太监施秉林,乃是大内的副总管太监,心底登时一跳,暗道:“难道当真出了甚么大事不成?”权施二人皆是宫中要人,两人联袂前来宣旨,又不令自己得知详情,显非吉兆。
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回宫中。一个小太监骑术略逊,拉后了几步,权昌回头道:“大伙儿都快些儿,太后千岁和万岁爷在潇霞宫里立等相爷回话呢。”孟丽君心中一暖,知是权昌甘冒抗旨的风险,有意说与自己听的。潇霞宫乃是安平公主的寝宫,如此说来果真还是为了公主之事。孟丽君倒略略松了一口气,太后千岁是明理之人,纵然责怪下来,自己仍有辩驳的余地。
到了潇霞宫,权施二人进殿复旨通报,孟丽君从马上下来,正了正衣冠,举步入内。只见太后坐在暖榻上,正自垂泪,皇帝在一旁柔声劝慰,见她进来,微微点头示意。
孟丽君上前大礼参拜道:“臣郦君玉见过太后、皇上。”太后抬起头,拭去面上泪痕,也不宣她平身,开口便道:“郦卿,你和平儿究竟是怎地一回事?你已是有妻室的人了,难道还有甚么非分之想不成?”语气甚是严厉,责备之意显而易见。只因面前之人是孟丽君,她才口气稍缓,若换作另外一个人,她早已大声斥责了。
孟丽君不明究里,见太后震怒,此时自不便多作辩解,只道:“微臣不敢。”还是皇帝替她解围道:“母后,儿臣早说了,这不关郦卿家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