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票房的碾压(1 / 4)
第二天,豆瓣评论超过五千封,评分还没有掉下8。
第三天,豆瓣评论超过两万封,评分甚至上了8.5。
专业影评媒体,开始对这部电影引起重视。
开始有影评人,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去看电影,在各大报刊杂志上评价这部电影。
影评人一向苛刻,但这对部《四月恋歌》的评价,大多用了“瑕不掩瑜”这样的词汇形容:在某些处理上,能看到创作班底的经验不足。但这部片子,从题材、立意到最终展现出的完整性上,确实不像是新人导演及刚刚触电的新人演员所做,或者说正是因为这种“新人新气象”,激活了整部青春片的能量。影片中的爱情,令人动人之处正在与它的稚嫩和纯真。
这些意见领袖,又带动了新的观众去看,新的观众,又进行二次口碑传播。
在那个没有微博和微信的年代,口耳相传的力量虽然慢而低效,传播的内容却很扎实。观影者的切身感受,通过语言和动作描述给朋友们,接到这个“安利”的人就更想去看。
有许多男观众,是被女朋友强拉进电影院的。
他们开始拒绝“偶像剧”,不要“帅气的男主”,但只要是二十几岁的恋爱中的人,在影院里看到那样的爱情,没有人会再次拒绝它。
因为爱情的模样,不是去看俊男美女,不是看狗血的分分合合,而是在那样的生命阶段中,两个人为了微小的事情欢乐,又为了巨大的困难坚持。
从影院里出来的男观众,还有很多对冯棠棠“路转粉”的:不走性感路线的女星,往往第一眼不会被异性观众记住。但她饰演的角色,可爱、敏感又坚强,让人渐渐的,想把这个女孩子,捧在手心里好好呵护。
左言的女粉丝,更是呈指数级的疯长。他很多年未拍戏,老粉都是童星阶段积累的“阿姨粉”。现在以这样一部电影付出,自然收获了大批的“女友粉”。尤其是他的真人属性中,“导演”这个身份更为他加分。——谁不喜欢又有才华,颜值又高的年轻男人呢。
冯棠棠和左言,都收获了很多打着“我羡慕你们的爱情”旗号的粉丝,实则都是对方的情敌。
一周后,票房超过三千万,豆瓣的评分却掉了8。其他主流的电影网站,给《四月恋歌》的分数,基本定格在7.5到8.2之间。
样本基数越大,不同的意见就会越多,左言自己的预期也是7.5左右,这在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