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4)
完全不顾车厢里两个少女此刻的心情是如何的千回百转,赵夫人带着一脸笑意道:“我与菡菡的母亲是至交,女儿交给我,她也放心。所以这桩亲事基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又伸手摸了摸面前呆滞的凌丝弦,眼带一丝审视道:“好孩子,既然知道了这个,你且帮伯母看着你大哥哥,往日情面再好,也不能和快要定亲的女孩儿凑的太近才是。”
凌丝弦动了动嘴唇,扯起一抹难看的笑:“伯母说笑了……”
“不是说笑,”赵夫人慢条斯理道,“而是要求。凌丫头,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该不过分吧。”
凌丝弦吧嗒吧嗒眨着眼睛,小声道:“这种事情,奴怎么好参与,不然这样,待会儿等见到大哥哥,伯母与大哥哥说可好?”
赵夫人定定看了凌丝弦一眼,微叹道:“你这个小丫头……真是的……”
复转过头看了眼孙湄菡,道:“我说了这么些,菡菡可理解伯母的意思了?”
孙湄菡能说什么,自己家打的就是让自己嫁到赵家去的主意,赵夫人这种做法,非但没有问题,而且很是应当。她也只笑道:“奴懂的。”
赵夫人很满意态度依旧不变的孙湄菡,拍了拍她的手,这才闭口不谈。
马车内的人在说些什么,车外的人一概不知。两个青年才俊骑着高头大马,并辔而行。都是读书人,多的是可聊的话题,加上孙家这个中间关系,无论凌苍尘也好赵鸣禄也好,都想从对方口中探得一二。
三言两语下来,赵鸣禄被凌苍尘的学识为人深深折服,不断出口询问以求解惑,凌苍尘倒也不藏着掖着,但凡赵鸣禄有问道的,他都有详细的告知,并备以自己的见解,可谓处处详细。
出行了不一会儿,就到了通州郡的长桥。这是一处通州郡大小有些名气的地方,位于青伊湖上,百折曲回的长桥上,无论从何处看,都能最好的看见这美丽的青伊湖以及周边的建筑人群。长桥上雕刻着通州郡的历史,一处接着一处,每到一个转折点,都有一处石柱上系满了红色的飘带,飘带上都坠着一个竹简,上书着竹简主人的心愿,故此,长桥也叫印心桥。
凌苍尘率先骑马到了此处,给赵鸣禄指了指长桥,言道:“此处名为长桥,赵贤弟大约知道吧。”
赵鸣禄笑道:“不瞒凌兄,小弟虽然常来通州郡拜见老师,但甚少出门。此处有所耳闻,但始终未得一见,今日亏得凌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