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历史创伤(2 / 3)
带来利益的温床;在大明的外部,同样危机四伏。东北,建奴已经定都沈阳,大明在辽东节节败退,税赋的六成都花在辽东的军队身上,西北,蒙古人在大明边疆如入无人之境,时时在边疆掳掠大明人口和财富。重兵云集的北方九镇,却是吹响大明的丧歌。更北边,俄罗斯人已经越过乌拉尔山脉,进入西伯利亚,哥萨克骑兵更是出没于蒙古高原;西边,叶儿羌早就在南疆建国,嘉峪关外,大明已经没有立锥之地。准噶尔蒙古占据北疆,建立汗国,统一西北蒙古各部只是时间问题;西南,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的蒙、藏合流,孱弱的大明几乎完全失去了统治力;南方,明初的管辖地缅甸、老挝已经独立,连汉代以来一直从属于汉民族的交州(越南)也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朝;更为恶劣的是,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西洋人已经全面东顾,荷兰,英国都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开始搜刮东方的财富。英国进入印度,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瓜分了整个南洋,切断了大明的远洋贸易路线,葡萄牙人还骗占了澳门,荷兰人强占台湾,将战火烧到大明的家门口。
大明江山,已是风雨飘摇。
但是掌握大明命运和发展方向的人,有几人是清醒的?经过两党的争斗,满朝之中,忠贞之士,还能有几人?清醒和忠贞的人中,又有几人愿意抛弃自己的私利,为大明和大明的百姓撑起一片永久的天空?
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经过建奴的吞噬,还剩多少?可伶辽东前线,军士日夜死战,朝中掌握大权的两党,却只知大肆收刮,有谁在乎辽东前线的成败和浴血将士的生死?
从这点来说,明朝的灭亡,是亡于官僚,上层统治集团的腐败。
“在我死后,哪怕它洪水滔天”。法国某国王的座右铭就是这些人的真实写照。
自己只是十五岁的孩子,后世的中学生。除了顶着信王的封号,无权无势,能挽狂澜于既倒吗?
自己的前生是民族主义者,每每看到中华民族近代的创伤,常常义愤填膺,热血沸腾,恨不得用诸葛之才把历史改写。
历史,却又是无情地真实。
扬州三日,嘉定十屠。满清铁骑,蹂我国土。山海关前,八旗乱舞。叹故国,留发留头。即使东南割据,终不免建奴之辱。
极北俄毛,止识枪刀;东北屠羊,西北扩张;六十四屯,血水活尸堆满黑龙江;库页成遥望,庙街伺虎狼;三百疆域,远东海口,十万生灵,后世子孙谁能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