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布局南洋(3 / 4)
台湾后,可以在大员建立母港,但不要急着去麻六甲,而是先进攻台湾南面的南琉球群岛,建立以马尼拉为中心的据,战略中心逐步南移。”
南琉球群岛就是西班牙人所说的菲律宾,北边的吕宋岛出产白银,这些年西班牙逐渐丧失了东方海上贸易的主导权,却是一声不响在吕宋岛开挖银矿。
朱由检知道,白银,是大明最紧缺的流通货币。
原来的户部,现在的财政部,在发放俸禄的时候,一般只发五成的白银,其余的就直接发放粮食、布匹等实物,如果大明能占据南琉球群岛中的吕宋岛,就可夺取岛上的银矿,为大明提供源源不断的白银。
至于探寻海上贸易之路,自然是为大明商人赚取最大的利润,这些利润中,有一部分会作为赋税交给税务部,对大明商人和朝廷都有实际上的帮助。
朱由检还提出:“为了减少航程,将来舰队出麻六甲西行之后,可以在缅甸,奥,现在叫东吁王朝,建立海军补给基地。”
郑芝龙还未明白朱由检的意思:“陛下,舰队西行,是要在沿途建立补给基地,但缅甸不是大明的国土,需要朝廷派员去协调。”
朱由检随口说了句:“缅甸以前不是大明的国土吗?”他早就有收复缅甸、开启印度洋出海口的计划,要不是西藏和玉昌发生了暴乱,怕是已经收回了。
“陛下准备收复缅甸了?”在李春烨的眼中,朱由检就是鹰派,汉人曾经的土地,哪怕只是与汉人沾上边,他都要一步步收回,如果朱由检要收回缅甸,他一也不奇怪,作为国防院长,他要先做好战前的准备工作。
朱由检还真不是李春烨眼中的那种人,他不是要收复所有的故土,而是用后世的眼光,为大明建立战略基,以大明现在的实力,加上将来的发展,完全可以侵占更多的土地。
土地多了也不一定的好事,土地越大,越难以有效管理,就像蒙元,可以说建立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庞大帝国,但不久之后就陷于分裂和无休止的战争。
实际上,死于战争中的蒙古人,比任何民族都多。
没有先进的科技与文化,长期处于游牧状态,蒙古人的生活状况比动物也好不了多少,他们一直以温饱为最高目标,在各地的战争中,充当他人的炮灰。
朱由检并不是以侵占土地为目标,而是以有效管理为前提,利用农耕民族相对先进的科技与文化,利用汉民族的人口优势和向心力,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