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2 / 6)
这个问句聚焦于问题,以及分辨出解决步骤的重要性。
(3)下一步是为问题列出限定条件。新的问句能够刺激人们寻找答案,并在此过程中扩展和澄清对问题相关领域的认识。是什么、在哪里、什么时间、什么方式和为什么,当你试图对问题做出鉴别时,这些问句能让你的鉴别更加充实有力。你在逃避哪些紧迫的决定?这种事情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什么样的时间点最容易发生推迟?犹豫的时候,你告诉自己什么?你为什么觉得做出选择是一件麻烦事?在不同的情景下,对你提出的问句加以正反推导,你就可以让这些问句反过来帮你走上高效之路。
(4)对问题进行重构,可能会带来不同的选择和结果。重构问题情景的主旨,在于将你从拖延的轨道引到立即行动的轨道上。使用问句来对过程进行重构。如果我的假设并不准确,会是怎样?准确的假设又会是什么样子?我还能想出哪些其他假设?设想一下,你的决定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抑或正负兼备),但你并没有必要因此而贬低或抬高自己。去找三个常常跟你观点不一致的人,从他们那里收集三个替代性的看法。
在解决那些已被表达到位的问题时,你可能还是会经历几次失败的尝试,而没有立刻解决掉问题。可能你找到的“足够好的解决方案”,仍然不够完美。但是,只要你进入了决策过程,你就会很容易找到办法,通过锻炼而实现自己的能力。
美国外交官兼科学家本·富兰克林曾在自传中说:在建立目标并为之奋斗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并不完美,但是如果没有让自己接受挑战,他将远远不会变得像后来那样好。
发挥理性决策过程的力量
如果决策拖延成为你前进路上的拦路虎,你要解决的问题可能就会陷入停滞。表5-3对比了失败的决策过程与理性的决策过程。
表格中的对比,为我们提供了看待Y决策的另一种角度:从失败的决策过程,转为现实基础牢固的理性决策过程,你需要在不同选项之间权衡利弊,并追随当下可行的最优选项去行动。当你面临“撤退还是前进”的Y决策问题时,体会一下失败的决策过程与理性决策过程之间的差别吧。想一想是哪一方在控制着局面,是马还是骑手?
采取主动战略,果断行动
19世纪,普鲁士军事战略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出版了《战争论》一书,吸引了许多对战略规划感兴趣的商界人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