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部分(4 / 6)
的学习环境下,或者面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复杂情境中如何管理自我。让我们来看看当要开始学习时,以下自主学习方法如何改进你的工作。
自主学习是一种组织化的学习方法。你有一个明确的学习使命,以及具体的目标。你会思考自己的思维模式(即元认知的方法)。你需要弄明白如何达到目标、执行计划步骤,如何评估结果,以及将其修正后加入你的知识储备。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表明,自主学习方法很有效。在处理需要学习和转化新信息才能达到的多重复杂目标时,自主学习方法能带来较高的表现水平和效率。
通过使用自主学习方式,你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你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时间和你将付出的努力。你决定自己学习的手段,如远程学习、阅读说明书、参加研讨小组、探索和实验、观察他人,等等。自主学习已被证明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学习方式。
早期学习经历以及厌恶学习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B.F.斯金纳把分心,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做白日梦,逃学等看做厌恶学习的表现。他认为,学生们逃离和回避行为的背后,往往充斥着恐惧、焦虑以及愤怒等情绪。
你在学习适应你所在文化环境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对形成有序的社会环境很有必要,然而,它也会对一些人造成伤害,特别是会导致表达厌恶而形成的拖延。
假设你还是一个新生儿,你反复受到严厉的情绪化的语句纠正,比如说“不”。这种喝止性语汇的目的是纠正你的行为。比如你听到“坏”这个词,就是针对你品质的“判断性语汇”。包含此类内化负面词汇的早期经历是否会影响你的认知以及你的学习意愿呢?当然,这由你自己、你的感知,以及你对学习困境的认识所决定。
·有些判断性的语句可能以责备的形式出现:“不要那样做”“你本该知道的”“你是在马棚里长大的吗?”“你怎么这么蠢?”“你有没有长耳朵?”持续地用判断性语句进行狂轰滥炸可能会影响你在特定学习情境下的反应方式。分心行为可能是你为了避免受到批评不得已而为之。
·强制性的命令,例如,“你应该这么做”“你应该那么做”也可能来自早年的学习经验。强制性的指令可以导致顺从的行为。然而,由于情境和认知方式的不同,这些压力的内化可能逐渐导致机能失常,即在学习时常常产生分心行为。
·评判式的语句,如“错”“你不应该”,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