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4 / 4)
的自然风光,尤其粗糙朴素的土房,特别有画面感。村里里不来外人,村民一开始还对我很好奇,后来看见我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据说偶尔有写生的学生会到这里来,李时说他六七岁的时候,跟着那些来画画的学生,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画。
画够了风景,我跟李时提议去周边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看看,去画点人物民俗什么。原始粗犷充满野性美的少数民族群众一直是画家们的最爱之一,这也是西藏题材久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没想到李时说这个村子就是民族聚居地,这里一大半人都是彝族、纳西、白族的,他掏出自己的身份证给我看,上面竟然写着“苗族”!我看了看周围与汉地一般无二的砖瓦房,又看了看李时那张与汉人无异的脸,不禁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李时说:“你那是什么脸?怎么着,还想让我给来段歌舞吗?”
我问:“你会吗?”
他说:“我要是会,不用刷盘子,早去卖唱了。”
“那你会什么呀?”
李时考虑了一会儿:“非要说的话,我会采菌子。”
一听“菌子”,我的眼睛都亮了,李婶炒的菌子鲜美爽滑,我每次都能多吃一碗饭。
李时告诉我,现在虽然离野生菌子大量上市还有一个多月,但山里已经长出一些了,自已吃足够了。于是我俩花了一个下午采了一筐牛肝菌和青头菌,拿回去给李婶过目,因为有些菌子有轻微毒性,得小心一点。李时说他小时候吃了菌子就能看见小人国,一排排在他肚皮上打仗,非常过瘾。
晚上,我们吃了李婶挑过的菌子,和腊肉一起炒,果然比之前的更好吃,鲜爽清甜,还有一种清新的滋味,绝对称得上山珍级别。
像往常一样,吃饱喝足,和李叔李婶聊了一会儿天,我们就回去睡觉了。
这一觉,我睡得格外久,也格外沉。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过渡,明天推进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