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23号二更(4 / 6)
结果第二天曹婆婆却道,“都放家里就行了,让我家老头子看着,放心吧,别看老头子随时随地老驴脸,但人还算靠谱。”
闻言,秀春忙道,“旦旦和菜团很吵,我是怕吵到大爷。”
曹婆婆直接道,“没事没事,老头在家什么事也没有,要么看报纸,要么听唱戏的,再不然就自己关门练练书法,他不爱跟左邻右舍打交道。”
那还真是个怪脾气。
叮嘱旦旦在家好好带妹妹之后,秀春带上钱跟曹婆婆一块出门了,因为她和陈学功初来乍到,没入学的没入学,没工作的没工作,粮票肉票之类肯定是没了,外地的票在北京不好使,不过秀春已经打算好了,她今天就买点蔬菜,大不了不买肉,邮寄过来的风干肉还在布口袋里扔着没挂到廊檐下晾上。
秀春走了一会儿,旦旦和菜团坐在台阶上,傻傻的盯着对方,然后齐齐去了正房,屋里咿咿呀呀唱着京剧,曹大爷靠在躺椅上看报纸,脸上挂了一副老花镜,听见一怔窸窸窣窣,曹大爷从报纸里露出个头,才发现他旁边站了一大一小两个娃。
六只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吭声。
秀春他们住的这片区有个粮站,三个副食品店,一个蜂窝煤供应点,还有藏在胡同里的小菜市。
“都是郊区的庄稼挑担子进来卖的,现在天还没暖和,卖的蔬菜不多,等暖和就好了,尤其是夏天,这条胡同最热闹,不过要赶早了买。”
曹婆婆又指指胡同尽头的一家,低声对秀春道,“想吃烧饼想喝羊汤,赶晚上来,直接敲门进去就行。”
秀春一一记下,想到家里缺脸盆架,秀春问曹婆婆就近的百货店在哪,她要去买,曹婆婆热情的领秀春去。
“婆婆,听你口音,你是南方人。”
曹婆婆笑吟吟的,“是呢,我父辈祖辈都在苏州,我在那儿长到十八岁,后来考到北京大学,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就一直在这儿啦。”
秀春肃然起敬,随即又道,“那婆婆算起来你应该是五几年上的大学。”
“五三年来北京,真快,都过去二十五年了。”
这样算来,曹婆婆也就四十三岁,还没到退休年纪,像曹婆婆这样厉害的女子,秀春不相信国家能没分配工作给她。
心里存着疑惑,秀春也就问了出来。
曹婆婆感概,“是我不想再回去工作了,遭罪遭了十来年,现在好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