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记得绿萝裙(12 / 18)
己是爹爹的第一个孩子……倘若还在珑北,他也不会奇怪——大户人家么,他爹爹这样的身份,之前有些什么风流韵事也不奇怪。可这里是安靖,他爹爹有什么本事在安靖还能跑出来个沧海遗珠。
韩竹心里一堆小九九,铭霞其实也有些不高兴了,她心想:“阿爹怎得那么多儿女?”但是再一看众人坐的位置,铭霞暗地里“唉呀”的叫了一声,心说:“我怎又忘了,阿爹是陈泗人。嗯,陈泗果然是男贵女卑,以前听先生们教过,当下终于见识了。”
相对于四邻对安靖的“视而不见”,安靖对她的邻国从来是关注有加的。国家安泰之时,朝廷每年都会派出“行游使”,游走列国,记述风土人情,回来编撰成册,供朝廷参考。从皇子们读书的太学院东阁到民间书院,《四海地理志》都是必读的一本书。此书形成于文成中期,记述了安靖四邻,乃至几千里外的许多国家的风土人情,此后数百年间又有人不断增补,合起来依然叫做《四海地理志》。铭霞在京城两年一直和皇子们一起在太学院东阁读书,到了扶风景晴在属官中挑选饱学之士让铭霞拜师。陈泗、庐裘与扶风接壤,是先生们讲述最多的“异国故事”。铭霞对这些国家的风俗都有学习,可学习归学习,真落到自己头上还是各种奇怪各种迟钝。
一家人相认完毕,韩琳姊妹和几个孩子退场,可想退到外头,至少这两姊妹是有的话好说了。庭秋依然与铭霞说话,但是他一时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问女儿生活得可好?对方是都督千金侯爵世子,好不好还用问?问她小时候有没有吃过苦?铭霞若是答“是”,他又该说什么,说今后一定弥补——开什么玩笑,看看铭霞身上的那件衣服,大概他们家现在所有家产加起来都买不起。
庭秋无话可说,陪坐一边的庭幕更是如坐针毡,见到冷场,就想说几句话和缓,笑着问了铭霞的出生年月,旋即道:“父女相认是天大的好事,虽然现下家里困难,但还是得选个好日子让铭霞认祖归宗。”
一言出,紫媛好容易忍住扶额的冲动,暗地里骂了句“笨蛋,不懂还乱说,大笨蛋。”
果然,铭霞露出惊诧的神色,对着庭幕道:“为什么要认祖归宗?我是西山家的女儿,载入册的侯爵世子,家世明白,还要认谁家的祖,归哪个的宗?”
父女相见的时间并不长,铭霞在韩家坐了两个时辰就告辞,当天就回了军营。韩庭秋其实比家人任何人都要熟悉安靖风俗——作为邻国,百姓对对方毫不关注,他这个曾经的三品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