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记得绿萝裙(17 / 18)
不知道过多久,尽量融入当地是好事。特别是韩琳姊妹,就该出去多走走,象此间女儿一般生活。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紫媛准备挑一天带着小姑、韩梅几个去挑布料。结果这天刚刚起来,就听到外面锣声阵阵,保甲沿街高呼:“某月某日某时,所有人都要到街头的小晒场上汇聚,听读律令。”过一会,保甲又派人来重复通知,要他们这些“难民之家”必须一个不漏的前往,倘若无故缺席,要重罚的。
这对陈泗难民们来说又是一个新鲜事,韩庭秋倒是听说过,给家人解释说:“训读律令是安靖的传统,只不过按照规矩应该在冬季,冬至前后举行,成为‘冬训律令’,不知道为什么今年在清明才进行。”
其实,这一年的律令训读纯粹是为了他们这些外国人加设的。
景晴召见紫媛的时候,问了她到安靖后的生活,她说的确有太多不习惯,举例说了前些天那个惊诧了所有陈泗人的“休夫”判例。紫媛回去后,景晴就把地官、春官叫过来骂了一顿——年前年后那么多难民逃入扶风,既然朝廷给予他们定居权,就该把他们当安靖子民来对待。明明知道陈泗与安靖风俗迥异,为甚么不对难民们进行律令训读。不教律令,一味处罚,这是违反了律法之本。
两部官长灰溜溜的退出来,立刻下令在游春期增补一次律令训读,重点在于讲解安靖和陈泗之间不同的部分——婚姻、继承、求学、入仕等等。且对下严令,对于难民之家,特别是已经有固定居所的难民家庭,必须由保甲上门通知等等。
这个命令一下,难民之家各有想法。韩家倒是觉得不错,两国风俗迥异,他们也不想因为“不知道”而出现违法之事,那就实在冤枉。但是很多难民家庭确是万分抗拒,特别是家里的男人们——到了安靖,男人们已经觉得天塌了。家里的女人不怎么出去,都被侵染的回来说些无法无天的话。还把他们集中起来听训令,就像上次那个休夫之案那样,女人们回家后还不是更要翻天了。
就有人在韩家串门的时候抱怨,韩庭慕安慰说:“既然是律法规定,知不知道都是那个样子。还不如早点明白,入乡随俗。要不然,闹得和那家一般上了公堂,可是一点回旋余地都没了。”
到了读训令这一天,一大早又是沿街敲锣,保甲里正一户户登门来赶,但凡八岁以上,只要不是卧病在床必须前去。而且这一天,两市关闭,雇工归家,反正不会让你找到任何“不去听”的借口。
律令训读一直进行了整整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