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 / 5)
袁绍在撤军回冀州的路上正巧碰到了前来支援周瑜的太史慈。
当时双方都赶了挺长时间的路,区别在于太史慈是受了沈娴的鼓励,雄赳赳气昂昂揣着满腔热血跑来建功立业的;而袁绍则是先被沈娴占了长安的消息搞得头疼不已,又被手下集体投降的事实惹得暴怒,再加上屁|股后面还有周瑜和曹操追着打,导致全军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的阴影之中。
这样一对比,高下立判。
看见迎风招展的旗子上写着斗大的“袁”字后,太史慈顿时精神一震,就像看见了耗子的猫咪似的,当即就率领前锋冲了出去,在赶了一段时间后,成功咬住了袁绍的末队,将其冲散的七零八落。
开始时袁绍没打算反击,他这也算是人困马乏的,只想赶紧渡过黄河。只要过了河,就是袁绍的自家地盘,就安全多了,不用紧赶慢赶地跑,到时候袁绍再与留守冀州的淳于琼汇合,是反击还是撤退,可以看情况灵活处理,不会像现在这般被动。
然而太史慈在后面追得太放肆了,那股死不松口的狠劲儿就像是嗅到血腥气息的恶狼,袁绍被太史慈赶来赶去,一下子就愤怒了,心想老子懒得搭理你,差不多就行了,非要打,那就给你点颜色看看。
于是袁绍调转方向,后队变前队,跟太史慈的前锋悍然干上了。
因为只是先头部队,所以太史慈带的人并不多,出其不意的冲锋很有效果,可一旦陷入苦战中,很容易就会被袁绍的大部队包了饺子。所幸由张辽率领的大部队在太史慈被彻底剿灭之前终于来了,双方兵合一处,发起冲锋,在黄河边上真刀实枪地厮杀了整整一下午,最后天快黑了,双方才鸣金收兵,暂时安营扎寨,彼此虎视眈眈。
此战没谁获胜,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各有伤亡,但从长远的眼光来开,太史慈算是赢了一点点,因为他成功地拖住了袁绍渡河的步伐,将他困在了兖州境内,只等周瑜和曹操追赶上来了。
第二天傍晚的时候,曹操和周瑜率领的先头部队与太史慈派来接应的人遇上了。
“战况如何?”周瑜没有废话,直接问最重要的事情。
“太史将军带着先锋两千人偷袭了袁本初的大部队,后来袁本初回援,我军援军也及时赶到,在官渡港激战一下午,输赢……算是平手?”斥候看着脸嫩,应该是刚刚从军不久,面对周瑜很是腼腆,但说话却挺有条理,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了。
“平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