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开始(2 / 3)
不会干涉凡人国度的统治者变更,只要不是灭族灭国的大危机,他们甚至都懒得出面。
一路逃,一路追,双方都保持着一定的默契。一座座城市改换了旗帜,托斯泰在国内的威望一日胜过一日。很多普通的公民不清楚前线战争的细节,只知道托斯泰统帅率领着大军,一路攻城拔寨,已经深入到杰特尔的腹地。越来越多的崇拜者让托斯泰飘飘欲仙,更让他的野心空前的膨胀起来。
国内军部有三大统帅,另外两位在刻意的经营下已经没有什么存在感,他们衬托出托斯泰的英武,让一些地方,自发的出现了一些流言。
比如说“托斯泰治军能力这么强,前线事物处理的也十分恰到好处,远远比现在的大执政官更关注公民阶级的利益,下一任的大执政官应该让托斯泰来当。”,亦或是“大执政官的施政风格偏于怀柔,远远比不上托斯泰的英明果断。”
诸如此类的流言很有市场,牢牢的抓住了一些人的心,让身处王都的大执政官忧心忡忡。
的确,施政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出来的,发布了一项政令,要看见成果也许需要三五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收获成果。可战争不同,短则三五天,长则三五月,总能一目了然的知道结果。这种不应该放在一起比较的成果偏偏给人生硬的搬在了一起,造成了大执政官很无能的一种假象。
大执政官有心给自己扳回一些颜面,可不管他怎么做,始终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托斯泰挥军南下的过程中,这种势头愈演愈烈,已经动摇了大执政官执政的根本。
入夜,刚刚占领了一座城池的大军在城外修正,一连十数日的行军让所有人都觉得疲惫不堪。托斯泰将军中将领们都召集在一起,举行了一场小规模的篝火晚会。城中的富商咬着牙赔了血本的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物资前来犒赏三军,让绝大多数军人都乐开了花。
吃着通过厨师精心烹调后的烤小羊肉,喝着甘美的酒水,在座诸人都有些醺醺然。
“要我说啊,干脆这次打完回去之后,咱们就发动弹劾,让统帅早早的接管整个耶路特的军政事宜。”
流言之所以称为流言,关键还在于流动性。军队应该是相对独立和封闭的一个系统,可那些流言还是通过有心人的嘴巴流传了进来。说话的将领双眼微眯,一副不胜酒力的样子,东倒西歪,摇摇晃晃,看上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醉倒一边。他不顾风范的撕开了胸口的风纪扣,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