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秋后算账(4 / 5)
,虽然中间也有几家奋起抵抗,但是到底人手太少,最后还是被镇压了。
京城的官员府邸全都是要严守品级规制的,什么品级住多大的官邸,养多少的家丁健卫,这样有限的人手,对上几倍于他们的京营将士,根本不可能反抗的了,就连突围都跑不出内城,为了防止有犯官潜逃,在行动之前,内城的城门就已经全部关上并戒严了。
除了查抄封印这些犯官的府邸之外,京营的将士们还按着他们搜来的账册和地契,把这些犯官在京城的产业都给查封了。
一日的抓捕镇压之后,当初提议和附议裁减军备议案的官员们全都下了狱,虽然附议者还有许多,但是品级够高,能在朝堂上奏对的已经全部下狱了,还有在东宫任职,向宋勇毅游说附议的东宫属臣也全都被抓了。
这一场雷厉风行的雷霆行动,让整个京城再度陷入不安之中,不,严格来说,应该是内城,因为外城的小老百姓对于这场政治清洗完全就是看热闹的心态,反正与他们无关,他们正好瞧瞧这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是如何跌入泥淖之中的。
京城行动之后,明国各州也陆续展开了抓捕行动,尤其是造过反的州军,行动起来更是卖力,他们一是为了表忠心,二是为了报私怨,拿到了朝廷给的名单后,立即就行动了起来,迅速披甲上阵,抓捕犯官,并查抄犯官府邸,封印犯官的产业。
宋家和武将们明晃晃的把刀子捅向了文臣集团和地方大族,文臣和大族又哪里肯束手就擒,一时间明国再起风云。
君权与臣权相争,武将与文臣相斗,这一场风云比三年前的改朝之争更为尖锐,更为残酷,这时候,八甲大军出手了。
宋知夏领着她的八甲大军,征战四方,每到一地,她都会挂出劝降书,劝对方自动投降,降,可以留全族一命,不降,全族尽屠。
有投降的,也有宁死不降的,也有为了投不投而分裂成两支,甚至几支的大族。
宋知夏完全做到了她的劝降书上的内容,降了的,没收全部家产,留全部族人一命,另外,没有贬他们入贱籍,也没有押他们下大狱,只是让他们迁离故土,分散居住,改名换姓,重新来过。
不降的,那就杀无赦了。
在几家归降,一家全部被屠后,明国的地方大族们全部选择了投降。
他们亲眼见到了两种选择的不同下场,就是再狠心的人,也不可能让全族为他一人陪葬,所以他们都投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