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趁火打劫的混蛋(3 / 5)
识到,这种佥派粮长的事,待字闺中的汪二娘显然也不清楚!
想来也是,能够管理佃仆,这还可以解释为往日跟着母亲耳濡目染,可粮长这种差事,连吴氏本人在家也未必了然!
汪秋一直在悄悄观察兄妹二人的反应,见他们这表情,他登时心头暗喜,当即接着说道:“如今和国初的时候不一样,国初咱们歙县一共十五粮区,每区十一里,大粮长都是父子相继,兄弟相袭,咱们千秋里只需听上头大粮长的。可现在大户没人肯当大粮长,每里也就不得不佥派小粮长,还有两户帮贴。不是我危言耸听,咱们村十姓九汪,家有良田上百亩的,拢共也数不出几个。这其中,叔父家里这一百多亩地,却是头一份。”
话听到这里,汪孚林心里简直有一万头神兽轰然践踏而过。他这些天虽没有去过那几家园林如画,屋宅如云的族中富贵人家,可看也知道人家比自家富贵上百倍,就连族长家亦要殷实得多!而且,他是生员,是秀才,这年头不是有功名就优免赋役的吗?粮长是谁关他什么事!
汪秋仿佛看透了汪孚林的心思,又加了一把火:“叔父大概在想,上头南明先生等几位叔祖家大业大,怎也轮不到你。可叔父从前都在读书,有些情形不太了然。和叔父家里,叔祖爷在湖广销盐一样,南明先生同辈兄弟甚至长辈,还有不少在两淮为盐商,家里的家底都在盐业上,而不在田地,就算有地,也都在两淮甚至江南,在徽州府的地少之又少,所以当然轮不上他们。而叔父如今虽说进学成了生员,可外头不是正流言蜚语不断么?”
汪二娘登时大怒:“汪秋,你这话什么意思?”
捅破汪孚林的功名岌岌可危这一层窗户纸,汪秋只是为了加重自己的说服力,连忙连连赔礼,这才低声下气地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就算叔父是生员,可以免赋役,但按照从前的规矩,免的是杂派差役,里甲正役却是不免的。”
尽管还是似懂非懂,但不懂装懂这种事,想当初汪孚林混学校混社会时就炉火纯青,此刻在汪秋面前又怎会露怯?于是,他干脆就不动声色地问道:“这么说来,你是有什么好主意?”
汪秋磨破嘴皮子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竭力按捺喜悦的心情,这才神秘兮兮地说道:“不瞒叔父,我前些天逗留在徽州城,恰好和户房刘司吏打好了关系,承诺给我补个书办。所以,我也从他那儿学到了不少。历来只要考取功名,免了赋役,族中必定有人将田地送来附于名下,这就叫做投献,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