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五章 婶婶和叔叔(3 / 5)
的交情,想到这会儿李如松一行人还没有在京师安顿下来,自己跑去兵部也可能扑空,因此李如松既然说届时会到汪家来和他汇合,他也只能选择相信,眼下就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而在都察院,汪孚林刚刚送走荣升掌道御史,过来向自己千恩万谢的赵明贤,又迎来了调到自己的广东道,满面春风来拜见的赵鹏程。对于这个自己第一个挑中的监察御史,他并没有立刻表现出太多的热切和期许,只是对赵鹏程重申了自己素来公允待人的这一点,就将其分配在了王继光那间直房。
横竖回头他是准备让顾云程和王学曾被调出去的,眼下与其让赵鹏程熟悉要调走的同僚,还不如把人丢过去让王继光头疼的好。
等到郑有贵进来转达了汪府来人捎带的口信时,汪孚林就忍不住惊讶了起来:“沈有容竟然来了?辽东居然这么早就派人到京师了?”
汪孚林讶异过后,却立时让郑有贵去请都吏胡全来。等到都吏胡全进门之后,他就吩咐道:“你在兵部有没有熟人?打听一下李如松他们可去过兵部,大概都说了些什么事,如果能打探到他的落脚点,那就最好不过了。”
胡全对于汪孚林的吩咐,那是素来不会打折扣,当即应命而去。而他这个积年的老吏在京师六部都察院以及各寺监中,那也确实是手面很大消息灵通,午后就给汪孚林带来了回音。
“李将军到了兵部之后,送了述职陈文之后,见了兵部方部堂,大概说了一刻钟的话就告辞离开。他们在兵部登记的住处,是灯市口胡同的一家皮货铺子,好像叫什么珍隆,届时若是上头有空召见他时,会去那边通知一声。”
听到灯市口胡同这五个字,汪孚林就已经猛地想起了昨日从刘英处听到的张四教产业名录,等再听到皮货铺子,他就更加警惕了起来。然而,虽说胡全已经是自己人,但他并不打算让其知道太多,免得别人心中起疑,当下没有继续追问这件事,打赏了之后就把胡全打发走了。可他还没定定心心坐上多久,家里就第二次派人到都察院送来了消息,竟说是李如松带着一群辽东的骄兵悍将,直接跑到他家里拜会去了!
这算是他当初到辽东总兵府住了老长一段时间的报应吗?
当汪孚林傍晚时分散衙回到家里时,就发现他这平时人口不多的家里赫然是一片闹腾。前院厢房里竟然摆开了几桌,刘勃封仲带着王思明正在和几个明显是军中猛士的人大吹法螺,明老爹正在忙着照顾酒菜,甚至都没发现他回来。虽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