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商讨(2 / 4)
听说两广境内有不少新式工厂开工,两广市面上的商品极为丰富,而且还价廉物美。
听说两广水师战斗力极强,不仅荡清了伶仃洋上的海盗,而且还敢跟列强军舰呲牙裂嘴亮肌肉。
听说原本的荒芜之地琼崖岛治理得不错,岛上已建起了一座大型铁矿,还有配套的钢铁厂以及洋人口中的运输利器铁路。
……
总之,李鸿章听到了太多有关两广的传言,特别是他剿捻功成之后,又被朝廷调往贵州平息苗乱,率领手下淮军将士路过湖南时,听到的消息更多。
可惜的是,他带人从湖南进了贵州,并没有通过广西这条道路,否则他便可以好好验证验证传闻是否有误。
尽管没有进入两广境内亲身感受一番,但李鸿章也暗暗震惊与两广商业势力的强大和恐怖。
别的不说,他手下淮军的一应军需补给,几乎全部来自于广西方面采购供应,单就这一点便可知两广经济之繁荣。
像是临时军用帐篷,这玩意对于在贵州山区平叛作用极大。一座可供八人居住的军用帐篷,收拾起来不过十来斤的一个大包裹而已,区区一位战士便可轻松携带方便之极。
还有那劳子饼干和罐头之类的吃食,也极受军中将士喜爱,就连李鸿章尝过之后也连连点头说好。还有那按斤制作的炒面,对于时常需得山地行军的淮军而言,简直再适合不过。
还有包扎伤口之用的白纱布和酒精,都是以前闻所未闻的玩意,全部都是后勤部门从两广采购迩来,可见两广‘工业’实力之强。
最让李鸿章吃惊的是,两广甚至还能给淮军提供一部分火,枪以及弹药补给,虽说价钱不菲但比之从洋人手里采购,却是要便宜不少。
种种迹象表明,两广方面的实力非凡,起码李轰章就有些看之不透,根本就生不起多少比较之心,差距实在太大了。
当然差距大归差距大,但李鸿章却没有多少沮丧之意,他相信等自己当上天下九督之一时,用不了多少时间便能追上两广的脚步,他有这份自信。
原本以为不会有交集的存在,没想到却在同治九年冬送来亲笔书信,请他帮忙在朝堂上摇旗呐喊。
李鸿章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将身边几位心腹幕僚招来商量对策,看是否答应两广总督吴可的请求还是不答应的好?
为了这事,其手下心腹幕僚分为两派争论不休,吵得脸红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