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哪冒出来的?(2 / 4)
而凭着法军在克里米亚战争和奥意法战争中不断获得的军事胜利平息了不少内部矛盾。
然而此时的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的筹划下,正积极使得自己在德意志联邦中扮演重要角色。1866年的普奥战争的胜利确定了其在德意志联邦中的领导地位,严重威胁到法国在欧陆的霸权。
法国当局意识到普鲁士的崛起对其地位的威胁,因此国会中的帝强硬派分子遂提出一积极的对外政策,他们甚至把此政策看成是对国内慷慨让步政策的补偿。拿破仑三世要求俾斯麦同意,把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合并于法国,作为对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守中立的报偿。
俾斯麦断然拒绝,并立即把拿破仑三世的这个意图通知了巴伐利亚国王及南德诸邦政府,从而在南德诸邦造成了对法国恐惧的心理。
利用南德的这种心态,俾斯麦遂与它们缔结了秘密的攻守同盟条约。在这种情势下,只要打一场普法战争就可以激发南德诸邦的民族感情,就可以推动它们与北德联邦合并。
1870年战争的起因是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1868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因为私生活放,荡,政局混乱而遭放逐,致使王位虚悬。西班牙的内阁会议决定寻找适合的继承者,其中与普鲁士国王有远亲关系的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似乎有希望成为候选人,消息不幸在6月底走漏,结果大大激怒了法国外长格拉蒙公爵,在当事人本人拒绝后他还威胁威廉一世,要求保证永远不染指西班牙王位,威廉圆滑的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
但俾斯麦却在电报上做文章激怒了法国舆论界,正愁找不到出兵借口的法国皇帝,号称杜伊勒里宫的狐狸,神秘的斯芬克斯的拿破仑三世马上宣战。
……
通过《广州官报》的大肆报道,两广官民不仅了解了法国人是如何的丢脸,同时也对欧洲古怪的政治生态大感好奇。
同时对于能击败排名世界第二的列强,还能打下法国国都的普鲁士,有了那么一丁点了解。
越是清楚两国在开战前的实力对比,就让读者越发对普鲁士这个新兴欧洲国家好奇,妥妥的吊丝逆袭高帅富的典范啊。
普法战争前夕,实行普遍征兵制的普鲁士军队是西欧兵力最强大的军队。北德意志联邦军队(包括德国南部诸邦军队)的兵力战时可达100万以上(其中作战军队69万余人)。几乎是法国兵力的2倍以上。战时,各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