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变化(4 / 4)
船上找吃的,但船上的面粉、砂糖、奶油全部被水泡了,他们只好把泡在一起的面糊带回岛上,并将它们捏成一个个小团,烤熟后吃。
没想到,烤熟的面团又松又脆,味道可口。为了纪念这次脱险,船员们回到英国后,就用同样方法烤制小饼吃,并用海湾的名字“比斯湾”命名这些小饼。这就是现代饼干英文名biscuit(比斯开)的由来。
饼干,英语是biscuit,但是市场上从广东来的饼干,却称“克力架”,有人以为这是广东人做生意的“噱头”,很不以为然,其实是错怪了。因为在美国英语里,饼干就叫cracker,词根crack,就像咬饼干的声音,即“脆裂”之意。
广东人按粤语音译为“克立架”。而biscuit在美国英语中是指“热食的软饼”。所以,英国的biscuit和美国的cracker都是指饼干,其实质相同,只是“口感”上有一点差别。如果吃过“苏打饼干”的人,都会感到它“厚而酥”的是英国式,“薄而脆”的是美国式。
不少广东商人在官府的引导,以及市场的催动下,没资本的开办家庭式手工饼干作坊,有资本的自然直接采购机器制作饼干,总之两广地区在衣食两方面的变化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