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第961章 956 大毁灭者(下)(4 / 5)
变是中下层军官排斥战争,希望和平而进行政变,莫斯科的政变是以大贵族和大权贵为主的,他们的目的虽然也是停止战争,但深层的目的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要在战争中全部被毁。
和谐弹的恐怖笼罩着整个俄国,一些贵族们甚至看得非常开,就算是俄罗斯灭亡了,他们这些“顺民”仍能够保住一部分资产,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无论这里变成大唐的什么海外领或者是大唐的傀儡国,他们仍是少数的精英和有钱人,享受着最好的生活,至少在当地是受人敬仰和畏惧的。如果沙俄继续负隅顽抗,斯拉夫这个民族恐怕都最终不会存在了。
作为一个封建残留严重的社会,俄军中充斥着大量的贵族,而在这次政变中,俄国的贵族势力和资产阶级势力寻求到了共同利益,那就是战争无法继续了。这些人甚至愤恨力主加入欧盟,与欧盟共进退的“罪魁祸首”亚历山大一世,根本想不起来,他们自己也是推波助澜,企图通过欧盟一体化而获得更多利益,驱逐大唐资本出俄国的那些人。
亚历山大一世在自己的寝宫中被几个军官给勒死了,第二天莫斯科发布的信息是亚历山大一世因为无法承受战争和国政的压力,上吊自尽。贵族阶层和资产阶层也阻止了沙俄皇室的继位,反而是搞出了一个安定委员会,并向大唐表示,俄罗斯愿意无条件投降,并且接受唐军占领。
俄国的自动垮台应该说并没有太出乎大唐的意料,也没有人觉得这是俄国人搞得诡计,唐军开始从乌克兰北上,接受大量放下武器的俄军的投降。在唐军纳降的时候,这些俄军士兵大都饥肠辘辘,一位年轻的中尉甚至在投降之后迫不及待地问大唐军人,开饭的时间是几点。
大唐不得不用本国物资去赈济俄罗斯的饥民和士兵,毕竟如果大批人在唐人的看管下饿死,对于大唐的声名也是不利的影响。实际在大唐控制俄罗斯之前,这个国家已经出现了饥荒的现象,具体数字无法统计,但至少有二十万人已经因为缺少食物饿死……
已经背上大毁灭者称号的大唐总统胡发奎,对于俄国人还有着更加强制的政策。在胡发奎看来,大片东欧平原都留给俄罗斯人是非常不经济也非常不合适的事情。作为地广人稀的国家,在未来大唐要控制这个地区,势必不能让四千万人分布在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胡发奎的计划是,在俄国境内进行强制性的俄罗斯族人口迁移,使其集中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周边,其余地区基本就等于废弃了。至于在战争中支持大唐的哥萨克、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