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贵女(2 / 4)
以没有认为易家是在矫情,还因为在墨家遭难,众人都急着撇清关系时,易家却是为数不多为墨家求情的,并不避嫌疑提出住一起,如此盛情,墨家人也不好拒绝。
梁帝刘楷的意思,似乎乐见墨家住到这国公府后边空置的院子里。也许这位天子觉得,住进原来府邸的角落,可以让墨家时时谨记,雷霆雨露皆是天恩,要谨小慎微,不可违逆。
当时易安的父亲还只是汉侯的封爵,因为原燕国公府的规制比侯府大,以易家的谨慎,自然没有全部占完,余下的就给墨家住了。
尽管现在汉侯府已经荣升为宋国公府,但是易家从来没有提过让墨家搬出去,还在修缮府邸时,也将墨家住的地方往外拓宽了不少。
墨姝觉得,墨家人最后还是接受了这安排住下,除了不违逆圣意,免得触怒皇帝之外,未尝不是想借此时刻提醒家人这一个耻辱。
自从抄家之后,以前上赶着巴结墨家的人,不少都立即翻了脸。
墨氏乃千年世家,何时受过这样的欺辱?所以墨家人其实都很不甘心,心底里仍希望可以重现陵北墨氏的显贵。墨姝又何尝不是如此想?
家族是每个族人的倚仗。家族强盛,族人在外边自然就有底气;而家族势微,族人不免容易受人欺凌。
特别是像墨家这样,旦夕获罪,一下子从高处跌落的名门望族。
因为当初门楣显贵受人妒忌,所以由盛而衰时,会有更多的人幸灾乐祸,想趁机踩上一脚。
就看墨姝平时在汉侯府,易家姑娘还有别府的贵女的态度就知道了。
想不受欺辱,只有让家族变得昌盛,重现陵北墨氏的荣光。
慢慢梳理记忆,墨姝自幼熟记的墨氏的辉煌,又逐渐出现在脑海中。
陵北墨氏一族,本来是耕读起家,也曾出过不少名将,历经汉,齐、梁三朝,兴盛不衰达几百年之久,在大梁建国之初,扶持刘氏立朝,功勋卓著,是大梁名列前三的世家。
在这九州的历史上,墨氏出自姜姓,足可以追溯到上古,乃是神农后裔墨如之后。传说墨如见多识广,因为有他的建议才使贤帝文命治水成功,文命后来拜他为帝师。而祖姓此后世代相传,余风流韵,名人辈出。
在汉代时,墨氏先祖得到了重用,匡扶高祖,受封王侯。封地在中州陵北,故世人称为他们这支为陵北墨氏。
陵北墨氏世代在前朝担任重要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