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节 另一个家 (2)(7 / 23)
构想和想法,我们就可以为你提供一个房间,几张办公桌椅和一套可供休息的沙发床,最简单最基本的办公设施,还是水电气暖网,但是我们的要求可能也会更苛刻一些,一般要求不超过半年,最长不超过九个月。你得有东西出来提供给我们,让我们进行审核,我们认为有前途的则可以继续进行研究,而如果获得了第一笔融资的话。那么我们也会主动帮你申请进入创业孵化园,获得更好的对待,……”
尹耀同的介绍让陆为民和井致中的很感兴趣,陆为民更是有些好奇:“耀同,你的意思是你们这个创业中心是基于孵化园的前期准备而设。瞄准的就是那些连进入孵化园都没资格的创业者?”
“对陆书记,我们就是瞄准的这批人。”尹耀同毫不讳言,“很多大学生也许在大学阶段就开始进行一些科研实验,或者是受到某些新技术新概念的触动启迪开始研究,但是限于大学的条件,可能他们的研究尚未成熟,甚至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研究是否具有商业可行性,所以很多人也许在毕业踏入社会之后就不得不放弃自己所钟爱的研究,向现实低头,去为一餐饱饭奔波。也许很多创意就在这一刻流失了,所以我从孵化园得到启发,孵化园基本上都是已经比较成熟的项目技术和创新,就是一个过渡期,他们就能获得成功,但是在这个阶段之前,还有起码十倍于他们的创业者创新者迫于生存压力而被挡在了门外,失去了这个机会,所以我就在想,也许我们十关可以依托孵化园给这批人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无怨无悔的展示自我一次,哪怕失败了,他们也可以心安理得的去寻找自己的真实生活,而一旦成功了。也许就可以改写他们的一生。”
对尹耀同的这番话,陆为民和井致中都忍不住悚然动容,“耀同,说得很好,你和十关能有这样的考量,也非常好。或许我们短期内未必能从中获取多少收益,但是打造出了这样一个环境氛围和名声,比收入几千万甚至更可观,现在国内缺的就是给创业者一个机会这样的环境氛围,你说的也没错,孵化园的门槛还是高了一些,虽然比其他已经放矮了很多,但是还是有门槛,你们十关搞这个创业中心就很好,这样就可以完美的无缝对接了。”
“陆书记,井市长,你们也知道,我也是搞研究出生的,很清楚刚出校门那个时候的满腔热情,一心想要做出点儿成绩来,有时候几个同学在一起鼓捣起来,国外在这方面的环境相对宽松,他们的天使投资和风投资本已经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善的对接制度,而国内在这方面这些年也有所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