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节 另一个家 (4)(2 / 23)
。
地铁项目关系到蓝岛的发展环境,这是蓝岛市委市政府的一致共识。
随着蓝岛城区人口的剧增,蓝岛城区交通出行压力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城市公共交通这一块,仅靠城区公交系统和出租车是根本无法满足需求的,而如果鼓励私家车,那么其拥堵状况估计要不了两三年就能把城区堵得满满实实,这一点上包括陆为民/董建伟等人都有很清醒的认识。
所以迅速启动地铁建设势在必行,而且要一启动就要考虑更长远一些,不能只顾当前,要有早行一步的打算,否则当第一线建成刚刚缓解没两天,拥堵情况又接踵而来,所以按照陆为民的考虑,蓝岛的地铁最起码都要两条线同时开建,日后才能起到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的压力,最好能够三条线同时启动。如果实在限于各种原因无法同时启动三线,三号线也要考虑在一二号线在建期间就要考虑启动,不能等到一二号线建成之后再来规划建设,那样反而会导致蓝岛地铁交通对纾缓交通压力的效果打折扣。
当然一下子要启动三条线建设除了建设和交通上压力外。更大的压力还是来自资金上的。
陆为民和董建伟/井致中都研究过,地铁线路动辄都是几十个亿几百个亿的投资,同时启动的确会给财政和融资平台公司带来巨大压力,市里边也准备采取多渠道来筹资融资,力求既要能承受得起。又要满足建设发展需要,这也比较考手艺。
不过再困难也得上,何况陆为民和董建伟对于蓝岛当前发展前景还是很有信心的,尤其是蓝岛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给了两人很大的底气,陆为民也甚至考虑过,实在有困难,恐怕也只有在土地问题上做做文章了,好在蓝岛现在的城市名头也足以吸引到更多的房地产商进入蓝岛,这一点蓝岛还真有点儿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味道。
就算是资金有保障。地铁项目也不是想上就能上的,拍板决定权在国家发改委,同时还和住建部也有很大关系。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提出的申请发展地铁的条件,地方财政收入要求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300万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30000人以上,前面几个要素,像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蓝岛早就超过了。城区人口300万的要求,蓝岛也达到了,像南城/北城/十关/莱山四个区的常住人口就已经达到了200万以上,再加上滨海新区/经开区/沧海区/仁化区。人口轻松超过了350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