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节 另一个家 (9)(15 / 22)
响力和话语权。他也很怀疑,当然他是认同郭征的一些观点的,作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的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的确需要明确路径,如何平衡好维护国家核心安全权益与市场性相结合,的确值得探讨。
“郭叔,您也知道我现在的情况,您说的事儿肯定也是大事,但我觉得可能太具体了一些,政研室也许能有一些影响力。但是我个人感觉好像还是大框架大方向上的,对于具体方略的规划献策,恐怕还是有点儿力有未逮,你觉得呢?”陆为民只能越发低调地解释分说。
“为民,我知道,但大框架大方向的政策引导对于我们和国外的合作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和巴基斯坦的合作,枭龙合作了,可否支持更高层次的合作。比如歼10和歼11?再比如是否可以像一些友好国家出售歼10和歼11,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我们华航的发展大计,我就是担心中央一直在这方面的政策不明确,耽搁了我们华航的发展。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我找你也就是要请你关注一下这些方面的情况,既要中央政研室的政策支持,同时也要从中联部这边的外交政策引导扶持。”
陆为民若有所悟。“郭叔,你怕是早就知道我的去向了吧?”
郭征在电话里朗声大笑,“知道一点儿方向。不过具体情况谁也说不清楚,所以没和你多说,只有等到中央敲定通知才能算数啊。”
难怪陆为民总觉得那一日在机场偶遇,郭征那么热情,而且言语间总有意识的把话题往华航内部的事情上拉。
不过陆为民倒也是赞同郭征的一些观点的,华航的军机系列不能只关着门在自家院落里玩,必须要走出去,这不仅仅是市场和资金的问题,军机必须要通过不同环境下不断的实战演练来逐步完善提升,美国人的f15/f16卖到了全球,俄罗斯的米格系列和苏系列一样如此,一个大国家如果不能够在全球军火销售上占据必要份额,那就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同时军售也是一个大国维系和支撑与盟友和友好国家的必要手段,这一点陆为民也是极为认同的。
郭征的想法更多的是从华航集团产品市场考虑,按照陆为民的判断,枭龙不用说,像歼10和歼11系列其实已经相当成熟了,空军早已经开始装备服役,甚至已经形成了战斗力,只不过处于对外政策和保密考虑国内也是半遮半掩。
而如尚未向外透露的歼15/歼31/歼20也已经进入试飞阶段,在这一点上陆为民也是引以为傲的,起码在今世,中国航空工业已经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