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4)
贾元春的智商和突然受了追捧而枉呼所已了。
自从贾元春成了贵人,贾家跟甄家的关系就有了一丝裂痕。不过世家大族,表面上的规矩在那里摆着呢。再一个现在太子的地位一天不如一天,而甄贵妃所说的皇子,却是非常得当今天皇帝的喜爱。
也因此,在大面上,贾家仍是与甄家保持着有联系。同时也要求元春在宫里低调做人,切不可与甄贵妃一脉起冲突。
元春的归宿问题,最不关心的可能就是贾蓉和贾蔷了。两人去年就通过了春闱,顺利地在二榜末端留下了名字。
同进士,如夫人的事情没有发生在两人的身上。这是惜春等人都高兴的事情。贾家在京城还是有些人脉的。
很快就授了官,不过因为两人年纪还小,再加上又是刚刚考出来的进士,所以都是七八品的小官。
不过幸好不是在工部。
一个是在礼部,一个则是户部。贾家有人脉,两人也愿意学习。想来三年考评的时候,升上一级不是问题。
其实很多人都在想着贾家兄弟年纪轻轻是怎么考上进士的。
这个问题,估计除了惜春以外,还真的没有多少人知道。
很多人,念上一辈子的书,也不一定会考上进士。可为什么贾蓉贾蔷兄弟不过认真念了五六年的书,便可以有如今的成绩呢。
会读书不如会考试。而会考试不如有个神通广大的亲姑姑。
惜春用特别俗气的办法给两人弄了一套本朝历来考试汇总册,秦可卿又用相关人脉弄来了每科监考的习.性.爱.好。然后在差不多的时候惜春又偷偷地派阿木去了皇宫......
如果最后这样还考不上,那就只能回老家种地去了。
前事且不多提,自从两年前惜春被贾母指明‘抚养’后,便差不多长居在荣国府了。一年中,也不过是回贾蓉那里住上个十来天。
秦可卿倒是没有辜负惜春对她的‘厚望’。吃的,喝的,玩的,用的,隔三差五的就让人送过来。
让那些因为贾敬和贾珍同时修道而对惜春大小眼的下人们,都有了一些忌惮。
别看父兄不靠谱,但是人家当家的侄子对这位小小年纪的亲姑姑那是放在了心上了。
“四姑娘,这是太太让人吩咐做的,您就别为难我们这些下人了。”针线房的下人,一脸苦恼的诉说着。
这一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