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 / 5)
上次湘云来荣国府,就曾抱怨过她家的两位婶娘总让她做针线活的事情。
“云姐姐,你说这些就不怕传到两位史候夫人的耳朵里?你又不是她们亲生的,对你好,是人情。对你不好,也是人之常情。别说你做针线活了,我们姐妹不是照样也要学针线的吗?你虽是史家大姑娘,可是你毕竟是个没爹没娘的孩子。你觉得你爹的爵位被你二叔占了,可是这也是你爹自己让出来的吗?
大舅舅的寿数没办法给你庇护,那也只能怪你自己的运道不够。何必总是说两位舅妈的不是呢。这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过是让你的处境更艰难,让两位舅妈更不上心罢了。你动不动就是‘但凡我有这么一个姐姐或是哥哥,便是没有父母,也没妨碍的。’抬头三尺有神灵,你就不怕这话应验在下辈子吗?”
这么一段话,彻底将史湘云说灭火了后,惜春又告诉她,与其见人就说两位婶娘的不好,还不如见人就说她们的好。
以她们能接触的面,无论对谁说史家的两位候夫人对史湘云不好,谁也不会有那个本事或是意愿为史湘云出头的。
而且就算是有人正义感爆棚,帮着史湘云出头,伤了史家夫人或是史家的脸面,史湘云的日子估计比以前更不好过。
何必呢?
因此,那么说了对自己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只会让两位候夫更加对她不好。毕竟她们做多做少,坏名声都已经传出去了。若是不对她差一些,感觉都对不起自己。
所以,惜春给史湘云出的主意,便是逢人便夸两位婶娘对她多好多好。把两人夸上天去。
是人都会爱惜羽毛的。当然也有少数人不是这样的。但是死马当成活马医,所以碍于总总,两位候夫人就算是做面子,也会对史湘云好一些的,不是吗?
再一个,无论贾母的出发点是什么,那都是史湘云可以借助一下的助力,除了荣国府,还是史湘云的外家,也不是不能拉来狐假虎威的。
史湘云不傻,心机也够,听了比自己小一岁的惜春如此说,当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对于惜春的提点,心中感激。而对于惜春说的,贾母不拦着她说史家二位夫人的‘坏话’的目的,也有了几分相信。
一是为了更有理由的训斥二位夫人,让两人夫人在她的面前低头。二是为了史湘云的感激。将来更亲近贾家而非史家。
一个父母双亡的女孩,能养成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