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4 / 6)
不然只凭那一句‘肉滚滚’,惜春至少一年半载的不想见到他。
惜春听了林阙转述的话,想了想,摇了摇头。
“孝期出门总是不好,我们家现在做了什么,外面的人都好几只眼睛盯着呢。你明年不是说要回南参加赶考吗?要是我去了,你也没办法安心苦读了。”
这个时代的科举也不过是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这四档。
童生试每年三月份和十二月末各有一考,考过了就可以参加每年四月份的秀才考试。秀才一年一次,举人三年一次,而举人考试的转年二月就是进士考。
去年选秀前贾环就回金陵去了。为的便是从童生一直考到举人,然后再回来。
明年便是三年一度的乡试了,林阙在来京城前,就已经考过了童生试。
当时林如海带着年仅五岁的林阙去参加童生试时,也不过是想要让儿子知道知道什么是千人科举第一步。
因为当时请辞的奏折还没有批下来,林如海仍然是江南这一代的高官,下面的官员一看是林如海带着儿子过来,哪还有故意为难的,再一个,不过是小小的童生试,就算是秀才,也不是什么大事。
若不是正好没赶上好时间,下面这些官员们,还真的有可能将林阙捧出第一天才儿童呢。
考过童生试的林阙,过完年,等到江上的水解了冻,便可以一路乘船回南,去参加四月份的秀才考试。
之后若是顺利,便是举人。若林阙一鼓作气,就算是后年开春考不上进士,那么下一个三年也不用再回南边去了。
这年代,就算是再有钱,再有身份的人,也都是没有做过汽车,火车,没见过飞机的‘土包子’。
听明白惜春话中的意思,林阙抬头看她,眼中有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脉脉情义,“我并不在意这些。若只是你回府里小住,便会影响到我的考试成绩,那也只能是我自己学艺不精,与你何干。”
“我自是相信你啦,可是这种事情,也是再所难免的。不是我说丧气话,你过年才十三,有好多人都比你年纪大,且不说学问如何,只是这考来考去的经验都胜你一筹。”
林阙摇头,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我年纪小,也许经验不多。但同样的,并无太多的压力。年纪越大,压力就会越大。心态也就不会太平稳。”
惜春一想,还真的是这样。越考不上,就会越在意成绩,越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