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1 / 17)
里不是路口,也不是闹市,怎么会有生意呢?不过这念头一闪就消逝了,我又踢足球去了。”
“小方同学,你提供的线索很有价值,那人长什么样子?”
“他当时戴着头盔,我没看清他的样子。”
“他戴什么颜色的头盔?身高大概多少?”
“好像是天蓝色的吧?对,是天蓝色,他大概1米80左右吧,他站在摩托车边,比我高出一个头。”
“多少年纪?”
“是年轻人,嗯……大概28到30岁,我也说不清具体年龄。”
“他在那里多少天了?”
“没注意,反正没几天,是刚刚来的,可能因为招揽不到生意,后来就离开了。”
“谢谢您,小方,你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线索,这是我名片,如果您想起了什么,请给我打电话。”
“好的,一定会。”
江一山和小宫在方俊家门口走访了两天,问了上百个人,再也没有得到比小方更好的线索。
江一山和小宫开始调查氰化钾这条线索,这条线索也很难,氰化钾虽然是禁售品,但应用广泛,化学研究所、医院、化工厂、制药厂、冶炼厂、实验室等行业,应用单位不下于300家,就连中学的实验室都有,而且很难管理,因为少了一两克,管理者很难发现,如果是业内人员每次偷窃0.5克,根本不会被发现。
他俩分成两组,各自从刑警队抽出两个警员配合工作,但他们走访了近300家购买过氰化钾的单位,结果也是一无所获,耗时近20天。案子没有一点进展。
江一山想,如果把全市所有的交通录像都调来查看,肯定能查出那辆摩托车的牌号,但是,这想法很不现实,把这些录像都看完,那得投入多少警力?最少的估计也得100个警察工作10天以上,还不一定能查得出来,这想法被他否定了。
所有线索都断了,专案组成员都在煎熬着,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有力没处使,他们明白:此案早已超过72小时黄金时间,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案子破获的可能性就越小。
杨千千在警校专攻网络技术,她对网络非常精通,可以随意解开别人的QQ和邮箱密码,24位阿拉伯数的密码,只要她花点工夫,也能被解开。这天,她在网上闲逛着,她忽然想起有一些非法商家,利用色情网站作伪装,私下出售毒品、枪支、炸药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