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俄罗斯的地标—冬宫!(3 / 4)
平民涌进列宁格勒北部山林和沼泽地区,甚至在有的地段上人数还超过了中国驻军。为了尽快逃离,这些筋疲力尽的幸存者们艰难的在雪地,森林和山丘和沼泽地域中跋涉着,遭受重创的苏联空军也尽力出击,一时间,整个俄罗斯西部和卡累利阿南部的苏军机场上引擎声轰鸣不断,有的飞行员甚至驾驶着带伤的飞机起飞,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尽最大可能掩护残余守军逃脱!
而龙军立即展开了大规模围捕,这次犹如一次大型的围猎活动,对于大部分的龙军士兵这已经不能称之为战斗了。在几天内他们设法封锁了大部分突围路线,并且出动半履带装甲运兵车和坦克在斯大林格勒周围巡逻,对投降者发放通行证。不断有突围的苏联军人和民兵掉进陷阱被捕获,被俘者中的大部分人被立即枪决,因为他们没有规定穿着苏联军服。所以很多人被当作游击队和当地的抵抗力量。这些人的尸体随即被抛进埋尸坑。
7月27日,帝国远征军司令部向北京发出了一封电报:“皇帝陛下,我军已于昨日也就是7月26,经过数天的血战彻底控制了斯大林格勒城区。此次战役耗时三个月,我们共歼灭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包括红军第4、第52、第55、第59、第42、第67、第20、第2、第10集团军,空军第3、第6集群,约270000余名敌军,击毁和缴获坦克3000余辆,火炮1578门,飞机1700架。基本上全歼了苏军在北方的力量。帝国万岁,吾皇万岁!溥寅,7月27日。”
不过溥寅的这封电报虽然发了过去,但是斯大林格勒的枪声仍然没有结束,苏军仍然据守在斯大林宁格勒最后一个地方——冬宫。
冬宫初建于1754年,1762完工,是18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1837年,一场大火将其焚毁,1838—1839年重建。由着名建筑师拉斯特列里设计。冬宫是一座蔚蓝色与白色相间的建筑,高三层,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最初冬宫共有1050个房间,7个阶梯,1886扇门,45窗户。
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面向宫殿广场的一面,中央稍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雄伟壮观。宫殿装饰华丽,许多大厅用俄国宝石、孔雀石、碧玉、玛瑙制品装饰,如孔雀大厅就了2万多块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贵重木材。御座大厅(又称乔治大厅)的御座背后,有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