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这一巴掌好疼啊(3 / 6)
重组和兼并?”高建彬淡淡的说道:“我不反对兼并,但是要理性的兼并,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我赞同兼并。实际上兼并要比破产好得多,至少不会给政府造成太多的压力,职工也能获得继续工作的机会,也避免了国家的重大损失。”
赵东辉冷冷的说道:“建彬同志的话我很难理解,又是同意又是不同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省财政已经没有那么多的资金继续扶持这么多的企业,这你是知道的,如果不兼并或者破产重组,企业每年的补贴和救济金,会耗掉我们为数不多的资源,其他的工作还怎么干?不把包袱甩开。怎么来轻装前进?我还是那句话,扶持重点企业,对那些无法扭转局面拖累经济发展的企业,必须采用这种方式减负。”
高建彬没有理会这句话中的不耐烦,而是用戏谑的眼光看着赵家派系的三个人,慢吞吞的说道:“赵省长,国有企业改制势在必行。但不是说非得只有这两条途径才能解决问题,承包、联合、合资、扩股等方式,都是可以解决的好办法,为什么非要用这两种模式来运作呢?想让经济腾飞,就要有足够的产出,企业都砍光了。拿什么来提升经济的速度?还有,国有企业承担着为省财政输血的功能,我们把血源搞废了,以后需要用钱的时候怎么办?”
云山雾罩的扯了半天,这一句话才是重点,也是对付赵东辉的致命杀器,我是同意改制的。没有问题啊,可你为什么非要搞兼并或者破产重组呢,别的手段不能用吗,坐视国有资产流失,你这个省长到底安的什么心?
口号喊得震天响,有没想过一个事实,国有企业的资金是可以由省政府来安排的,这是一笔灵活的支出。失去了这笔钱,万一遇到省财政困难的时候,你这个省长怎么解决,自己印钞票吗?
一句话说出来把赵东辉直接的给问的哑口无言了,他最擅长的就是这两种模式,其余的办法他还真是没有想过,但是高建彬一说他回过味来了。自己的思维走进了惯性的死胡同,对啊,为什么不尝试别的办法呢,干嘛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可是高建彬说的这些办法虽然是可行的。操作起来却太过于繁琐和费时间,和他出政绩的目标背道而驰,在赵东辉看来,改革就应该大刀阔斧的清除那些累赘,专心发展有潜力的重点企业,这样才能体现出他的正确和成绩。前怕狼后怕虎的,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刘春培老成精的人物了,怎么会抓不住这样的机会,当即就发出进攻信号,说道:“我认为建彬同志说得对,进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