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5 / 6)
住,大多数永远是被引导,他们从不引导。当蒸汽机、动力织布机以及其他每一次技术进步和改良措施被提出来的时候,膛臂挡车、激烈反地的,正是这个大多数。
*31. 你本周的练习是,把你的一位朋友在你的脑海中视觉化,直到你的头脑中清楚地出现他的形象,完全像你最近一次看到他时那样。看那屋子,家具,重复你们对话的场景;最后看他的面庞,仔细清楚地观察;然后就某个有共同兴趣的话题和他进行交谈;观看他的表情变化,看他的微笑。你能做到吗?好的,你没问题。然后激起他的兴趣,告诉他一次历险的经历,看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的兴奋开心的光芒。你能做到这些么?如果可以,那么你的想像力很棒,你正在取得了不起的进步。
第八周:思想决定行动
简介
思想导致行动,如果思想是和谐的、具有建设性的,那么结果一定是美好的;如果思想是破坏性的、嘈杂不堪的,结果一定是不幸的。
在本章中你将会学习到: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你思考的内容,然而想法的结果却总是服从一条铁的定律!这是不是很神奇?难道不是一件让人稀奇的事情吗?──当我们知道生活并非受制于各种飘忽不定的偶然性,而是符合规律的。这种稳定的状态就是我们的机遇,因为只要遵从这个定律我们就可以准确无误地获得想要的问题。如果不是因为有了这个规律,那么宇宙就是一片空虚混沌,而不是朗朗乾坤了。
这就是善恶之源的奥秘,过去、未来的一切幸与不幸,皆在乎此。
让我来阐明这一点吧。思想导致行动,如果思想是和谐的、具有建设性的,那么结果一定是美好的;如果思想是破坏性的、嘈杂不堪的,结果一定是不幸的。
因此,只有一个规律、一个原则、一个总因、一个“力量之源”,幸与不幸,不过是用来描述行为结果的词语而已,或者说,用以说明我们对这一规律是遵从、抑或违逆。
这一点的重要性从爱默生和卡莱尔的生活经历中可见一斑。爱默生热爱一切好东西,他的一生就是一首宁静而和谐的交响乐;而卡莱尔憎恨一切坏东西,他的一生便是一部永远嘈杂不宁的记录。
这两位伟人,他们都下定决心要实现同一个理想,但一个利用了建设性的思想,因此与自然法则和谐一致;而另一位却接纳了破坏性的思想,因此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烦躁不宁。
因此很显然,我们不应憎恨任何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