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5)
*1. 宇宙能量没有局限,它是一切运动、光、热、色彩的源头,同时它又是一切结果的成因,更在一切结果之上。宇宙物质是一切力量、智慧和才智的源泉。
*2. 认识这种智慧,就是要熟悉这种精神的本质,进而熟悉宇宙的实质,使自己的一切属性都和它保持和谐的关系。
*3. 这些,是即便最渊博的自然科学大师都未曾尝试过的──这是一种他自己从未领略过的发现。事实上,几乎所有唯物主义的学校都从未领受过的发现。事实上,几乎所有唯物主义的学校都从未领受过其中的智慧之光。他们从没有意识到,智慧就像能量和物质一样,是无处不在的。
*4. 有些人会说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不能证明出来呢?如果这一基本原则显然是正确的话,为什么我们无法获得理想的结果呢?不,我们获得的正是“理想”的结果,一切结果与我们对基本原则的领悟程度以及我们运用基本原则的能力严格成正比。要知道,在没有人总结出电的规律、并教给我们应用方法以前,我们同样无法从电的规律上得到任何的结果。
*5. 它让我们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关系,它为我们打开了所未有的机遇的窗口,这种关系,这扇窗口,是通过我们崭新的心灵状态中自然而生的一系列有序的法则而建立、开启的。
*6. 精神是具有能动性的,这一法则的基础是完美合理的。精神蕴含在万物的本质中,但这种创造性能量并不是在个体中产生,而是诞育于宇宙──它是一切能量和物质的初始和源泉,而每一个个体不过是宇宙能量的分流渠道而已。宇宙创造种种各不相同的组合,因此有了各种现象的产生,这些正是通过个体来实现的。
*7. 我们知道科学家已经把物质分解成无限数目的分子,这些分子又分解为原子,原子又被分解为电子。在含有熔化的硬金属接线端的高真空玻璃管中对电子的观测,有力地证明电子充满了整个空间;它们存在于万物之中,它们无处不在。它们充满了一切物质,占据了我们以为是真空的区域。这,就是诞育万物的宇宙物质。
*8. 电子如果不根据指令,组成原子或分子的话,它就永远是电子,而发出指令的就是精神。许多电子围绕一个能量的核心旋转,就构成了原子;原子按照一定的数学比例组合,就形成了分子;这些分子相互联合,就形成了许多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又构成了整个宇宙。
*9. 已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