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部分(4 / 6)
方面可以预计到红军的大部分动向。
这些错误所造成的严重损失,使红军在贵州采取了新的战术。他们不再直线前进,而是开始采取一系列的转移视线的运动,使南京的飞机要弄清楚主力部队逐日的具体目标越来越困难。经常有两个纵队,有时多到四个纵队,在中央纵队的两侧从事一系列的声东击西的活动,而先锋部队则采取钳形攻势。装备方面只保留了最低限度的最轻便的必要装备,运输部队由于每天遭到空袭,改为夜间行军,人数亦大为减少。
蒋介石为了防止红军过长江进入四川,把大量部队从湖北、安徽、江西撤出,匆匆西运,要想(从北方)切断红军的进军路线。每个渡口都有重兵设防,每只渡船都撤至长江北岸;所有道路都封锁起来;大批大批的地方清仓绝粮。南京还另派大批部队到贵州去增援地方军阀王家烈的烟枪部队,后者终于被红军几乎全部消灭了。另外又派了军队去云南边境,设立障碍。因此,红军在贵州遇到了一、二十万的军队的迎击,后者在沿途遍设障碍。这就使得红军不得不在贵州进行了两次反方向的大行军,对省会做了大迂回。
贵州境内的作战占了红军四个月的时间。他们一共消灭了五师敌军,攻占了王家烈省主席的司令部,占领了他在遵义的洋房,招了二万新战士入伍,到了省内大部分大小村镇,召开了群众大会,在青年中间培养了共产党干部。他们的损失有限,但渡江仍有问题。蒋介石在川桂边境迅速集中兵力,封锁了去长江的捷径短道。他现在把歼灭红军的主要希望寄托于防治红军渡江上面,妄图把红军进一步驱向西南,或者驱进西藏的不毛之地。他电告麾下的将领和地方军阀:“在长江南岸堵截红军乃党国命运所系。”
突然,在一九三五年五月初,红军又回师南向,进入云南,那里是中缅和中越交界的地方。他们在四天急行军后到达距省会云南府十英里处,地方军阀龙云紧急动员一切部队进行防御。与此同时,蒋介石的增援部队从贵州过来追击。蒋介石本人和他的夫人原来在云南府逗留,这时赶紧搭上法国火车到印度支那去。一大队南京轰炸机每天在红军上空下蛋,但是红军仍继续进来。不久,这场惊惶结束了,原来发现红军向云南府的进军不过是少数部队的佯攻。红军主力已西移,显然想在长江上游少数几个通航点之一龙街渡江。
长江的在尽是荒山野岭的云南境内,流经深谷高峰,水深流急,有的地方高峰突起,形成峡谷,长达一、二英里,两岸是悬崖峭壁。少数的几个渡口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