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部分(5 / 6)
又是在蒋介石的要求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二月十五日举行全会。党的历史上召开这样的会还只是第三次。在过去,它的作用是很容易预测到的,仅仅限于在法律手续上认可统治集团——实际上就是蒋介石独裁政权——事先已决定的党政策上的重要改变。现在党的政策要作什么重要改变呢?对这个最高机构要提出的决议案成百上千,大多数有关“救国大计”。
在一月间和二月初,蒋介石请了“病假”。他带着张学良隐居到家乡浙江省奉化附近的老家去。他的第一次辞呈遭拒,他又提一次。与此同时,表面上他卸了官职,实际上却完全掌握西北问题的解决大权,完全控制当时与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将领进行的谈判。受到“贬黜”的张学良随侍在侧,实际上是他的阶下囚。在南京,蒋介石的部下忙着搜集情况以供他估计西安事变所造成的拥护他和反对他的力量的新对比,重新估计他的拥护者的实力,把忠于他的人同那些准备在西安炸死他的投机分子区别开来。西安事变真如蒋夫人所说,“因祸得福”。而且不止在一个方面。
四
“针锋相对”(下)
二月十日,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南京的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中执会三次全会发了一个历史性的电报①,向政府祝贺和平解决西安事件和“即将和平统一”全国。它向中执会全会提出在政策方面作四项重大修改:停止内战;保证言论、出版、集会自由和释放政治犯;制订全国抵抗日本侵略计划;恢复实行孙中山遗嘱中的“三大原则”。
如果不论在形式上或实质上,这些建议得到采纳,共产党为了“加速全国统一和抗日”,准备停止一切推翻政府的尝试,采纳下列政策:(一)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隶属军事委员会指挥;(二)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边区政府”;(三)在苏区内实行“完全民主的”政体;(四)停止没收土地政策,集中人民力量用在救国——即抗日——的任务上。
但是全会在二月十五日召开时没有正式理会这封匪电。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蒋介石在他第一次发言中再一次重述了他在西安被扣的整个过程,(对他来说)感情激动。他有声有色地叙述他拒绝书面保证履行叛军要求。他也谈到叛军怎么转变过来同意他的观点,看到他被抄去的日记中爱国感情的流露而感动得下泪。在说了这一切以后,他最后才十分不经意和轻蔑地把叛军的八点要求向全会提出。全会重申对总司令的完全信任,拒绝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